敬请投票支持!
每天拯救地球一小时
袁峻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40多年来,WWF一直致力于全世界的环保事业。
对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我是坚定的拥护者。从2005年起,我就在网上,通过博客呼吁实行夏时制,三年多的时间里,写了20多篇关于夏时制的介绍和评论文章在网上流传。所以,当我看到搜狐号召博客参与“拯救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时,我是很积极的。但是当我在(Earth Hour)的网址注册登记时,我却发现在 “country”一栏中,除了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等可供选择的国家名称中,居然还显示有“Taiwan”、“Hong Kong”和“Macau”的字样。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退出了加入“拯救地球一小时”的登记。
其实,我并非是那种很容易把政治和一切联系在一起的人,我也清楚台湾以及香港、澳门等作为一个地区存在的现实。但是,我更清楚西方国家的民众,对于中国和台湾问题认识的“模糊”性。西方社会这些“模糊”的认识可能并非出于他们对中国的敌意,但是确实是广泛存在的。我也并非认为WWF将“Taiwan”等与中国并列列入“country”项下是有意在制造什么影响,但是作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WWF的这种失误显然是不应该的。
然而,“拯救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对于推动我国民众关心自然环境的保护,倡导自觉地节约资源消耗,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所以,我也必须支持。于是,我在北京时间
站在人行过街天桥上,举目望着华灯齐放的长安街和街道两旁的建筑,想到的唯一的词汇是“辉煌”。看来,我们北京没有加入“拯救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所以,除了惠普的大楼有点黑以外,整条长街的景观照明设备都在“齐放”着。
其实,“拯救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在活动举办的这一个小时中能省多少电,活动旨在呼吁人们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节能降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据说,有人为了参与这项活动,把餐馆的电灯熄灭,改用蜡烛照明。其实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未必比使用电灯要少多少。关键是要让人们知道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这才是组织这场活动意义所在。
我们很多人都热衷于参加这样的活动,甚至,把熄灭电灯吃烛光晚宴当做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以为在这浪漫的情调之中就完成了节能降耗的伟大工作了。其实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节能的路还很长,而且很艰苦。而对于人类来说,拯救地球,更远非是在这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能完成的!我们必须想出更多的对策。
从8点到9点,我在街上转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拯救地球一小时”这个主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翻滚。它使我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夏时制(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11/8/48078.html)。夏时制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日照较长的日子里,人为地将时间提前一个小时,使得人们早睡早起,从而节约夜晚一个小时的照明用电。目前,全世界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都在使用夏时制。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夏时制在减少能耗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使用“夏时制”曾为英国每年节约15%的电力和煤气,德国第一次启用“夏时制”就节约了2亿马克,法国仅照明一项即节约了4%的能源,可供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使用1年。前苏联于1981年重新恢复采用“夏时制”后,每年可节约用电25亿度,相当于60多万吨石油的热能。美国的统计表明,实行“夏时制”,每天的平均用电量可减少1%,每天至少节省1万桶汽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专家的测算,如果我国目前实行夏时制,一年可以节约将近200亿度的电能。
夏时制就是把时间向前拨1个小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做法,就可以让我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能耗,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夏时制,每天拯救地球一小时。
敬请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