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再度改版升级
记者 张敏洁
2008年3月17日,国内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的主创人员在西安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该剧以盛唐文化为主题,以白居易叙事长诗《长恨歌》为线索,通过《盛世长安》、《贵妃入宫》、《贵妃出浴》、《贵妃醉酒》、《安史之乱》、《比翼双飞》等六大乐章十一幕场景,反映了唐明皇与杨贵妃感天动地的爱情历程。
据悉,全新改版后的《长恨歌》已经进入最后的演排阶段,将于今年4月1日起在华清池隆重上演。
开创了一个市场先例
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是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借助文化大省实力,深入挖掘文化潜力,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的精神,结合华清池特有的文化底蕴,对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加以改编,投入巨资精心打造的一台旅游文化演出产品。
该剧自2006年推出以来,很快就在全国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初,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出于战略发展的思考,对《长恨歌》从硬件到软件作了全面改版提升。改版后的《长恨歌》年4月份经过升级改版推出以来,几乎场场观众爆满,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接待观众12万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收入760多万元。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研究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认为,《长恨歌》的成功在于运用高科技高雅艺术手段在故事的原发地还原历史。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齐勇峰认为,《长恨歌》不仅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同时也为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转化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经验。
《长恨歌》模式的启示
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粗放式的开发模式,旅游、文化、文物等部门和区域之间“条块分割”的传统体制,仍然制约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给文化旅游产业的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文化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一是产业融合化的趋势,即产业、行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边界越来越模糊;二是产业的上游化,即由于传播载体的大幅度增加而内容不足,文化产业越来越向其上游——创意产业方面发展;三是人力资源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上游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才成为第一宝贵的资源,也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长恨歌》作为大型实景历史舞剧演出,无论在全国还是世界上,都是第一次,具有首创的重要意义。而且对陕西乃至全国的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恨歌》逐步走出国门
2008年初,在两年的精心磨合的基础上,陕旅集团和华清池又对长恨歌进行了再次升级创作。力邀著名编剧和谷、总编导夏广兴、作曲杨青和舞剧《白鹿塬》的主要舞蹈演员加盟。
据华清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芜泉介绍,2007年,《长恨歌》共演出170场,接到国内外光中12万人次,已成为陕西旅游的一道亮丽而又恢宏的风景线。今年,陕旅集团聘请著名舞剧创作团队为《长恨歌》进行再度创作,全面提升,其主创人员也进行了大胆的调整,据悉,由陕西旅游集团总经理张小可担任总策划,中央歌剧舞剧院著名舞剧导演夏广兴担任总编导的新创作班子对《长恨歌》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精巧的编排,将多种文化交融议题,突破唐乐舞的传统模式,又与别一般的户外演出,真正达到了“始于先河,打造经典”的创作境界,使得其剧情的戏剧冲突更加明显,更值得一提的是背景音乐还增加了原生态碗碗腔和现代交响乐元素。
可以说,《长恨歌》集历史文化之韵、山水自然之类与现代科技之奇为一体,亚洲最大LED软屏、国内首创水中可升降舞台均创造了演出设施的多个第一。目前,本剧已经成为一台集高雅艺术和大众娱乐为一身的精品文化演出节目,为陕西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而恢宏的风景线。尤其在经过07年的演出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旅游界和文化界、娱乐界、演出界和咱们媒体界的极大关注,一些文化精英和高端人士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连中央电视台也将《星光大道》、《倾国倾城》等名牌栏目搬到了华清池,搬到了《长恨歌》的舞台。
据悉,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经过去年连续170场的演出,接待观众达12万人次,已经走出了陕西,走进了全国,并且在国际舞台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长恨歌》更加完美
另据介绍,改版提升后的08版《长恨歌》有以下几个鲜明的变化和特色。第一,08版《长恨歌》组织了更强大的创作班底。总策划依然由资深旅游专家、中国第一家旅游夜总会创办人、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小可先生担纲,编剧由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副秘书长、有突出贡献专家、舞剧《白鹿原》的编剧和谷先生担任,总编导由中国歌剧舞蹈院编导、创作室副主任、曾多次获得国家舞蹈创作奖的夏广兴先生担任,作曲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内国际作曲奖的著名作曲家杨青先生担任,形象设计师从北京特聘,他们曾经为央视春节晚会及各类大型演出的艺术届名流担任形象设计,主要演员周胜和周丽君从北京特聘,曾经出演过舞剧《边塞》《唐婉》等并多次获奖;第二,舞剧的戏剧性更强,戏剧冲突更加明显,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爱情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不仅提高了舞剧的艺术性,也提高了故事的观赏性;第三,音乐的创作,既有原生态的碗碗腔元素,又结合了西洋现代交响的元素,更加恢宏大气。对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塑造,气氛的渲染,情感的表现都起到了非凡的作用;第四,舞美、灯光、服装的舞台效果更加恢宏壮丽。作为背景的骊山在去年的基础上,将出现观众更为意想不到的奇特景观,九龙湖边的所有建筑以及树木也将成为演出的舞台元素。届时,观众身临其境和回归历史的梦境感觉将更为强烈;第五,大型LED屏幕在剧中将有不俗表现。特聘中央电视台动画设计团队担任背景画面设计。届时,大唐长安胜境,贵妃出浴的真情实景,安史之乱的战争场面等等,将会更加真实夺目,令人震撼。第六,舞蹈的专业性和观赏性更加明显。08版长恨歌的特聘演员,功底深,艺术水平属于国内一流,把人物演绎得出神入化,来自专业团队的300余名群舞演员,在编导的精心编排下,舞蹈的艺术性,专业性、观赏性更加明显,显示了更高的艺术水准,观众不仅是随着故事的展开与人物的命运相呼吸,而且能观赏到一台美轮美奂的舞蹈演出。
《长恨歌》改版的意义
陕西华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改版后的《长恨歌》舞剧的戏剧性更强、戏剧冲突更加明显、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爱情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不仅提高了舞剧的艺术性、也提高了故事的观赏性。该剧上演两个月来,已接待观众8万人次,社会各界好评如潮,被誉为“陕西一张新名片”、“惊世经典,震撼力作”。为了进一步将演出打造为“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旅游文化精品,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对灯光效果、舞美效果以及各项设备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提升,对舞蹈编排做了调整,使之更贴近主题,贴近观众,增强了整体效果。在骊山山腰安装了可升降的一轮明月,在九龙湖以南加装了三块亚洲最大的LED显示屏,根据剧情需要丰富“骊宫高处入青云”的气势恢弘、“金屋妆成娇侍夜”的百般奢华、“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惊心动魄、“宛转娥眉马前死”的催人泪下等场景,对带给观众强烈视觉冲击的“梦幻星空”也做了更新调试。先进的高科技设备还原出诗作的深遂意境,也吸引了更多海内外嘉宾的共同关注与期待。
另外,为了给观众提供更为周到细致的服务,可容纳1300人的观众席进行了彻底改造,专为保护景区游览环境,设计了当今最先进的、舒适的可伸缩座椅。同时,开通了《长恨歌》直通车,观众可在西安市内的游客接待中心、铁道国际旅行社、气象宾馆、天驹国旅门市部、秦大酒店、八一宾馆等六处乘车点免费乘坐直通车前往华清池观看演出。
08版《长恨歌》改版提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我们始终保持“五个坚持”的思想和理念。始终坚持贯彻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品的思想,给陕西旅游创造一个名牌,给全国旅游业一个惊喜;即始终坚持文艺为大众服务的标准,让普通民众能够从节目中娱乐的同时,得到思想意识的启迪和教化以及文化艺术的熏陶;始终坚持精品意识,对节目存在的缺陷不断改造,力求达到精致精美精到,使它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的精品;始终坚持给人文景点赋予文化活力的理念,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把历史还原给人看;始终坚持发展旅游,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不断开发和利用丰富和有效的资源,把眼光放在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向和高度上,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据介绍,目前该剧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之中,单等4月份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