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代表的究竟是谁的利益(4月22日)


中粮集团代表的究竟是谁的利益

——从粮价差额与天价进口大米看中粮集团的责任缺失

 

关键词:中粮集团  天价大米  水稻积压  话语权

 

先说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国际粮食价格在飞涨,特别是大米的价格,更是高到了离谱的程度,这对以种植稻米为生的农民原本是重大利好,但在中国大米的主产区黑龙江却出现了水稻销路无门的现象,据说截止到41日,已经有42亿斤(相当于210万吨)的水稻积压,此外还有大量的玉米的积压。相信如果没有根本的变化,这个数字还会快速增长。

在这国际大米价格飞涨与国内水稻积压之间,是个相当微妙的关系。

 

再说天价大米的事情:

“越光”大米零售价为每袋2公斤198元,“一见钟情”大米为每袋2公斤188元,分别折合每公斤99元和94元。和一些中国产的大米相比,其价格是中国大米价格的25倍之多,媒体称之为“天价”大米。在中国的售价,比日本国内贵了很多,是日本国内售价的2~3倍。“在日本,同样品种的大米,每袋2公斤的售价,约合60~70元人民币”。(详见本人2月20日的文章《从毒水饺到天价大米——难以说清的中日关系》)

 

深入这两个怪现象,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一直让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机构——中国粮油进出口集团(简称“中粮集团”)。

成立于1952年的中粮集团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在地产、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卓有成绩,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据说,水稻积压的原因是根据目前的粮食购销体制,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大概40%左右由国家储备粮库收购,剩余的60%基本按商品粮处理,由民营米厂在政府制订的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定价向农民收购。

但莫名其妙的是国营粮库在把价格抬高到1500/吨的高价之后,却不再收购;而民营米厂不仅实力低微,而且没有出口权,只好在有出口权的企业的价格限定下,制订相应的价格。民营米厂在收购后加工再转手肯定赔钱的情况下,也只有放弃收购。同时,价格抬高的结果就是稻农对稻米的销售预期乐观,并做出惜售的选择。这三个因素应该是导致稻米积压的原因所在。

天价大米则是由日本全国农业协同合作社联合会负责出口、中粮集团负责进口、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销售,另有两家公司分别负责宣传和营销。去年4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特意向温家宝总理推销日本大米,并打通了农产品出口至中国的道路——这可以说是短命的安倍晋三政权屈指可数的政绩之一。

 

我们更倾向于善意地相信,水稻积压是由于以在中国粮食进出口方面居垄断地位的中粮集团是为应对可预期的国际范围内的“粮荒”预先留出储备。

但如果真的是那样,就应该把水稻先低价收上来再说,也没有必要把价格抬得很高,转而又拒收。这么做的结果一方面损害了中国稻民的切身利益,因为中国稻民并没有成功出售自己的稻米;同时也打击了广大的民营米厂,高价收购稻米却又没有销路,这是任何民营米厂都不愿意去做的。

 

携手伊藤忠,打击民营米厂或许已经成为保障进口大米的重要策略,毕竟经营进口产品不仅符合当前鼓励进口的大政方针,会由于控制对外贸易所形成的外汇储备的上升,并缓解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会营造友善的国际政治形象。同时也能够给自己带来巨额利润。至少进出口的利润率应该比做国际贸易要高,在当前进口利多因素层出不穷的时候,尤其如此。

这不仅是体制上的巨大漏洞,而且将会导向我们都不愿意承认的一层关系。那就是与外资利益联合,共同打击国内企业。

 

在全世界人民都缺粮的时候,我们的粮农却遭遇水稻和玉米积压没有销路的尴尬。在我们本不缺大米甚至出现水稻积压的时候,却要从民族与国家的“夙敌”那里高价进口并提高到天价,在北京、上海等市场投放。

这两个方面背后的事情让人想着都胆战心惊。

在制造业与房地产行业遭遇寒冬,就业压力越来越大,CPI指数居高不下,外汇储备由于美元的贬值速度而同时缩水的时候;在国际热钱蜂拥进入中国,收拾那些生存举步维艰的民营企业,甚至由于垄断了上游资源而导致我们在国际上的定价话语权越来越弱的时候。我们还如何以世界500强企业为骄傲?

在制造业则是钢铁行业在铁矿石方面的采购价格2008年相比去年又提高了65%,在食品行业从玉米到食用油,甚至方便面,都不得不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而涨价。

长远来看,这个话语权的丧失将是对整个国家的未来是致命的打击。

 

中粮集团作为世界500强中的企业,所依托的是广大农民的力量,是数以亿计的加工者与市场需求者的庞大基数。没有道理实力低微。

不怕中粮集团能力不足以保护中国粮农的切身利益,怕的是中粮集团以民众的利益为筹码,为某些利益集团攫取巨额利润。

中粮集团究竟是谁的集团,代表的是谁的利益?

是十多亿中国农民的利益?还是长远的民族利益?还是某些利益集团攫取巨额利润的工具,或者是获取政治资本的筹码?

 

最后要说的是:本文说的仅仅是大米这个领域的事情,而非对中粮集团整体提出质疑,即使真的是有些不当的话,都是出于善意的,希望相关人士不要断章取义。

贾春宝

2008422日星期二

 

   首创“B 2 M”电子商务模式的芝麻客www.zhimake.com COO

   电话:13269258122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E-mail[email protected]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