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鉴赏(三十七)
刘咏梅
《毛泽东诗词鉴赏》原主编:藏克家
副主编:蔡清富 李捷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年《教学评建月报》
主编:刘咏梅
时间:2008年3月24日星期一
地点:实验楼三楼评建办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410131
招生代码:4755
联系电话:13755025437
不到长城非好汉
-读《清平乐·六盘山》
李瑛
六盘山在宁夏固原县西南,海拨近3000公尺,山路险隘,
曲折盘旋,六重始达山项,故名。
1935年8月,毛泽东同志与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
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之后,率红军一方面军继续向
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翻过岷山进入甘肃南部;10月初,国
民党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并在六盘山一带建立
防线,妄图阻止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合。毛主席率领的红军,
在攻克通渭进入平凉、固原大道后,于10月7日,在六盘山
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 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
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 10月下旬到达陕甘边区,
与陕北红军会师,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清平乐 六盘山》,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它生动地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下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
六盘山后,远望支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和日本帝国
主义者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毛主席和刚刚取得战斗胜利的红军指战员们,意气风发地登上六盘山,举目远眺。“天高云淡”四个字,便把中国西北清秋、天高气爽、万里晴空浮动着几缕淡淡的白云的高阔、深远的明朗景象,乘法地描绘了出来;而在淡云高天里,又点缀着南归的群雁,这就不仅使人感到长空清明旷阔,强化了西北秋令的典型景色的渲染,更重要的是通过“望断南飞雁”,使人们兴起无限的遐想和深沉的思绪,大大扩展了诗的容量。“望断”就是望着南下的雁群渐飞渐远,直到消逝在天边后还在久久地凝望。为什么如此呢?因为红军战士是从南方跋涉而来的; 此刻,大雁南飞,雁群所向之处,正是红军曾经战斗过后地方,那里掩埋着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那里还留有不少仍在坚持济南战的战友,那里生活着和红军血内相连的亿万人民群众; 对那里的河山和父老乡亲以及战友们,怎能不使人魂牵梦绕呢!我国古有鸿雁传书的故事,请秋雁把红军已到六盘山的长征胜利的喜讯和矢志北上抗日的决心带给他们吧,把红军对南方军民怀念的深情带给他们吧。作者在这里通过“望断”二字,便使许多丰富的联想和浓郁的诗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同时,屹立山巅,遥望四野,此情此景,自然便会想起自去年月日10月服从苏区出发长征,至今整整一个年头了。一年中,屈指计算,已走过两万多里的选种。这里“屈指”,是弯起指头计算。是个很轻微、很从容的动作,从而传达出红军对艰难困苦等闲视之的轻蔑态度,也有转眼之间已跨过两万多里的豪迈气概的隐喻。在这两万多里的广阔空间中,历尽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北上抗日。不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不到长城非好汉,七个字连用了两个否定副词构成双重的否定句,大大加强了是壮语也是暨言的决心和力量;既激励指战员继续奋勇前进,又集中表现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勇气和共同的决心,是对红军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的艺术概括,对久前张国煮的逃跑和投降主义,也是一个鲜明的对照和有力的斥责。多年来,我句闪耀着革命斗志豪情的警句,已成为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格言,对我完成任务夺取胜利,产生了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