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文化的联想


   今年是希腊文化年,希腊使馆希望周刊能做一个专题,挑动大家对希腊文化的热情。我们组织了一个7人的团队,由舒可文负责,为加强对古希腊精神的体会,专门请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周濂参与。我没去过希腊,我希望这个专题能讨论希腊哲学、城邦制度与神话、悲剧之间的关系。稿件经过一轮修改,现在看还是初步完成了这种探究,尽管用较多篇幅绕了很多圈子。关海彤也拍出了很好的照片.
   舒可文写了一个很好的导言。希腊城邦中的管理与城邦之间的共处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明智”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
   何谓“明智”?智慧是辨别,辨别是比较,但辨别的结果不是断论,所以苏格拉底辨别与反驳了许多谬误,推论出的唯一结论却是来自阿波罗神庙的神谕:知道了自己一无所知。这是哲学的前提:一个推论决定了这个推论的悖论,辨别的结果是使自己永远处在“无知”之中,这是“认识你自己”,也就是真正的智慧。
   认识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才在所谓“神谕”面前有一种敬畏。而希腊精神中,人神是随时转换的,这决定了无知不是转向无畏,而是转向敬畏。这是节制的根基——节制而不过度,是认识到无知之后的一种根本的意识。节制才是明智,这与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无为无不为的概念都是一致的。
   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一切权力归于神,所以人神能和平相处。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生态,更重要的其实是精神层面的——和谐的前提是节制,节制是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使这种关系消解了紧张。这是哲学的根基,它建立在认识你自己与他人的基础上.
   我们现在爱泛用“人性”这个词,在苏格拉底的意义上,“人性”其实是人性的控制,于是神可以翱翔在人之上,神可以为争夺权力不顾人的意志胡作非为。如果在时间上对应苏格拉底的年代,苏格拉底死后近40年,庄子出生,庄子相比苏格拉底的伟大就在“扶摇直上”,在天人关系中倡导了一种心智的自由。
   文明发展就在这种悖论中——人的心智强大后,放纵就无法避免,放纵的结果是弱肉强食,权力意志诞生。权力意志出现后,阴谋、权术必然变成人际关系的组成部分,古希腊哲学精神中的节制与平衡之美就变成那样不堪一击,松散的城邦由此必然要被马其顿、罗马的铁蹄所践踏。在以后的语境里,“人性”不再是对人性的控制,而变成对人的权力的追逐。权力至上,天地人的关系自然都被改写了。
   如果对比希腊神话,其实这不过是将神的权力回归到人的身上,这也是人的意识觉醒的必然。由此,人的意识觉醒是悲剧诞生的必然,后来的哲人们已经说得非常清楚。
   ——我们可能对这些想得还不够清晰,但我们提供了一个供大家讨论的基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