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福布斯》双周刊:中国艺术品市场炒作


岳敏君 《举起手,不许动》 2004年作 北京保利2007秋拍品 成交价:896万元
刘小东 《傍晚的火》中国嘉德2007秋拍品 成交价:616万元
        在中国什么都在炒,艺术自然也不能会例外。美国福布斯近日披露了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市场由艺术家、投机分子、中间商和评论家们炒作的肮脏伎俩和流程:艺术家们批量生产画作,拍卖行与艺术家和交易商合谋,并花钱买好评、搞展览来增加名声、抬高身价。
          据北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艺术总监说,打造一位当红艺术家就像是"白痴的游戏"。"首先让评论家给他写文章,然后花钱组织展览介绍他的作品,接下来把作品拿去拍卖,由于中国的拍卖市场很不规范,因此拍卖行或者合作者可以自己出高价把它买回来(也就是找个托),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公众定个可以参靠的市场行情。呵呵,如果有人正好情绪高涨,或者钱多的没地方花,或者也想在在场面上多挣些面子,或者真正与作品产生了共鸣,或者也正好想利用拍卖会来洗清口袋里的钱的话,那么这笔买卖还真成交了

        在艺术品市场这些找托的做法并不新鲜。当然在西方,一些画廊有时会在拍卖会上买下自己客户的作品以"保护价格",像索思比拍卖行和克里斯蒂拍卖行等都会担保最低售价。不过中国的操作者显然把这一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北京一家画廊的老板认为,中国现在没有真正的艺术评论家。他们只是艺术家的喉舌,写文章都是在与艺术家合作--那不是真正的评论,只是夸大其词……这样艺术家就可以给自己的作品开更高的价格。

      有趣的是那些画家或者拍卖行都说自己没有参与其中,这显然让人无法理解。虽然中国的艺术品价格在节节攀升,但这种情况能持续下去吗?许多圈内人表示,只要人们别过多地讨论内幕,艺术品的价格还是会继续上涨的。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发展,而不是更多的抨击,""否则整个市场就会毁于一旦。" 这也许才是最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