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在景点冲动购物


        今年(2007年)国庆节,我终于来到了北京天安门。站在从小就向往的天安门前,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人多,放眼望去,长安街两旁一眼看不到头的是黑压压的人群,这就是为黄金周做出巨大贡献的游客。
    以一个经济学爱好者的敏感,我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天安门广场及附近,穿梭在人群中的流动摊贩很多,大多是兜售地图和小旗子的。
    流动摊贩要卖出货物并不难。很多游客都是全家出动,流动摊贩把小旗子送到小孩子手中,只需略略晃动几下,就会“迷住”小孩子,家长大多图个高兴,也图留个纪念,就会掏钱购买。
    在北京西站,一个老太太向我抱怨,她的孙子抓住一个电动玩具不松手,卖家要30元,可这种玩具在他们当地只卖五六块钱。
    这就是典型的购买者不是消费者的经济现象,也是外出旅游时的常见冲动型购买的一种。
    所谓冲动型购物就是在计划外的购买,比如商场打折受到低价的诱惑,购买了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冲动型购买不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
    人们旅游,除了得到视觉上的满足,还想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总想在去过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大名,比如“某某到此一游”。也总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所以,他们会在旅游目的地拍照留念,也会购置物品作为纪念。
    而在购物时,他们又总是把持不住,或多或少受到现场气氛或别人的影响产生购物冲动。
    旅游购物偏向于纪念品而非实用物品,一般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物品。例如到了大连,人们总会买些贝壳饰品,到了少林寺,又会买些与少林寺有关的纪念品。
    在这些纪念品中,最有象征意义的就是玉石。不是每个地方都产玉,但几乎每个旅游景点都有玉石的纪念品出售。究其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上。能够鉴别玉石的人并不多,往往是店家一番讲解,再加上一系列认证文件,就“打开”了你的钱包。
    经济学家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提到玉石市场的交易是隐瞒信息,因为玉石本身珍贵而玉石的信息费用高,他提出,隐瞒信息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成因。
    在旅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于对玉石买方(非专家级)来说,了解玉石信息的成本太高,等了解后再去购买又并不划算,而且游客要的是玉石的象征意义而非玉石本身的价值。
    旅游景点的玉石卖家正抓住了游客的心理。我在北京王府井购物中心也看到了游客购买玉石的盛况。
    我一直都作为散客出游,无法感受跟着旅游团出游时的购物情况,但看到媒体的报道,冲动型购物是很普遍的,比散客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我自己是没有冲动购物的,囊中羞涩,想冲动购物也冲动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