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观察:警惕博客作者猝死事件!


   今天,我在我的市民信箱新闻里,看到一则新闻: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近日,美国频繁发生博客作者猝死事件。文章说,对博客作者来说,他们的主页就象是一个血汗工厂。但越来越多的网络作者军团开始为赚钱而参与博客写作,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是关于科技发展和新闻的博客。这些博客的作者通常每天只睡4、5个小时,为了保持更新的速度,他们不得不通过定期服用蛋白质补品来保持精力。
    也许有人会认为,那说的是美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有些事情的发生,和在哪个国家没有必然的关系。也因此,美国频繁发生博客作者猝死事件,我们要想了:中国也有很多的博客作者,在还没有听到中国的博客作者,因为写博客而发生多人猝死的事情之前,我们就应该关注这个问题了。所谓防患于未然,就是这个思路;所谓它山之石,也是这个意思。这个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新闻里说得很简单,但是我们能感觉到:那里说的美国博客作者,应该是指美国有影响的媒体的签约博客作者,他们要抢在第一时间,对世界上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的、科技的等,作出自己有个性的评述,然后,尽快地把博客文章推出去。根据他们的发稿量和博客文章的质量,媒体给他们计算报酬:一般包括签约的底薪,加上文章引起的关注度,比如点击量和评论数量,来综合计算报酬。也因此,有些博客作者为了名、为了利,或者说为了文章的轰动效应而带来的高额报酬,他们拼了,他们疯了!其中有些人力不从心了,只能借助药物勉强支撑着身体;更可悲的,是有些人彻底地崩溃了,永远地安息了!这让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起中国那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我们中国的博客作者队伍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专业了。有很多人,开始只是随便写写的,可现在,越写越上心,也越写越投入了,辞了工作,一心一意地在家当起了专职的博客作家。其中也有不少博客作者,和各种媒体签了约,定时定量地写博客。也因此,美国博客作者,为了追名逐利而拼死拼活的情况,我们国家也存在;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国家博客作者猝死的事件很少听说,因此会让我们忽视对博客作者这种玩命状态的关注。
    为了避免这一系列惨剧的发生,我想对此谈谈我对博客写作的看法。我觉得首先一点是:写博客最好能兼顾一下写作的兴趣、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目的。我首先想说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国内著名的商业网站,看到我大量的博客文章,引起了博客读者的广泛关注,就给我说,希望我能就他们推荐的一些主题,写“命题博客”。我开始不太明白,心想:这命题博客都是些什么样的题呢?他们说:写了就会有报酬;写得好,还有奖金。这年头,能挣钱,能合法地挣钱,谁也不会拒绝。我说可以试试。
   很快地,他们把这命题的题就发过来了。我一看,他们指定了一款汽车,让我写篇博客,赞美一下这款汽车,从车的款式到使用性能;他们不但给了我写作的主题,还在主题下面列了一二三点,让我围绕着这三点的提示来写。我想了一下,马上就拒绝了。这一来,是我从来就不喜欢汽车。每个人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一般男子都对美酒、足球和汽车极感兴趣,而我天生就对这些不感兴趣。写一篇赞颂的文章并不难,我不了解的话,可以到网上去查询有关的资料呀,但是,这样做,就违背了我写博客的初衷了。就像人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提不起精神来一样,我们看一部自己不喜欢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时候,会昏昏欲睡;同样,勉强自己去写一个自己没有内心冲动和激情的主题,也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的。偶然一次,可能咬咬牙就过去了;长期以往,那会是一种很大的折磨。我不会为了任何外在的东西,把自己搞得很痛苦的;也因此,我不可能和这样的网站合作。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件要说。有家知名网站,看我对新闻话题,总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来,就请我做他们的特约评论员。我也试了一下。他们每天,都会把一些新闻稿件发给我,让我看了之后写时评。可是,我写了一段时间,就感到了两个很矛盾的问题:一是,他们发给我的新闻稿件,并不一定有我想评论的话题;二是,他们想让我说的话,和我自己想说的话并不一致。我不喜欢在没有认可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去赞美,这就犯了他们的大忌了。还是上面那种想法,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我也不愿意勉强自己去说自己不想说的话,因此,很简单,不写不就得了吗。
    这里顺带着要说一下,我在看完今年的春晚之后,写过一篇文章《这台春晚真精彩!》,有些网友说我是马屁精。我要说明的是:我想说的话,不一定是愤世嫉俗的,所谓说自己的话,也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挑剔;我看了今年的春晚以后,觉得享受了一道丰盛的娱乐大餐,当然要喝彩了。至于有人在看同样的节目的时候,感到的是痛苦,那是他的事,我只能写我的感受。
    当然,并不是说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累了。违心地做事和写作,心很累,这不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是要悠着点儿的。有很多大师级的人物,正在讲课的时候,正在演戏的时候,正在作曲的时候,正在写作的时候,突然去世了,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猝死;这并非是由于大师们当时在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而引发的,事情是他们很想做的,可是,他们忽视了一点:凡事是要讲究劳逸结合和张弛有度去做的。名誉很重要,成就也很重要,时刻处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永远享受读者和观众的赞美,这些对很多人来说都都需要;但是,一切的荣誉都有个前提:人活着才有意义。中国的老话也早告诉我们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之所以今天看了这篇新闻那么感慨,是基于我长久以来对我们国家一种价值导向的忧虑。我们这个社会没完没了地在赞颂着一种人:这种人不顾一切地奋斗着,身体好着的时候奋斗,身体不好了还在奋斗,甚至已经被医生诊断出是得了不治之症了,还在奋斗。怎奈,人定胜天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人已经病入膏肓了,还不肯医治,结果,奇迹会发生吗?这样的人,居然得到了我们国家各级部门的肯定,甚至号召大家都向这些人学习,太可悲了!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人材,要吃很多,要学很多,好容易成材了,该用所学的知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了,生命却不多了,这对社会来说,有什么值得荣耀的呢?也因此,我更推崇成就蜚然,又健康长寿的人,比如,活了一百多岁的巴金,张学良等杰出的人物。
    博客领域方兴未艾,可以取得的名誉和可以取得的财富都无可限量。我希望各位博客作者同仁们,能牢记一点:名与利,都是没有底的,它们更像是身上的衣服,衣服再漂亮,要穿在人身上才有意义;如果人没了,衣服再漂亮,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