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股神”的评判标准


      很多人听说QDII跌破面值了,跌了30%甚至40%以上了,就大惊小怪。认为基金是专家理财,不应该跌这么多呀!有人听说“股神”林园近5个多月也亏了20%以上了,就大呼小叫说“林园栽了”。
      其实股市跌了,亏钱是很正常的事,“股神”也不例外,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大惊小怪者不过是孤陋寡闻少见多怪罢了。有没有人告诉你说,基金是专家理财肯定不会亏钱呢?没有。有没有人告诉你说,“股神”买的股票都是一路上扬,只涨不跌呢?也没有。大惊小怪者只不过是想当然地认为,专家或“股神”应该只赚不赔。一听说专家或“股神”亏钱了,就当成了天大的新闻。
      事实如何呢?即使是最新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买的股票也是有涨有跌,也不是只涨不跌。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在历史上也是大起大落,也有暴跌50%的时候。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是有升有跌起起落落。股神巴菲特尚且如此,一般的基金亏钱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
      其实可能99%以上的股民不懂评判一个人做股票做得好与不好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其实很简单,这个标准就是股市指数。能跑赢指数就是高手,输给指数就是做得不行。
      以指数为标准来衡量,假设近6个月(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林园2期和林园3期都跌了30%,那么他仍然是高手。因为同期上证指数跌了37%,沪深300指数跌了32%。
      反之,说什么林园1期仍保持盈利,似乎没挑到他的毛病。实际上仅仅盈利或亏损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盈利并不代表做得好,亏损并不代表做得不好。盈利的情况下,如果他输给了指数,那么仍然做得不好;亏损的情况下,如果他跌的比指数少,那么他仍然做得很成功。
      更重要的是,应从长期角度来看,不能仅仅看短期表现。至少一年以上,最好是3至5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几个月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短期表现受运气的影响很大,长期表现受运气的影响较小。短期表现往往是撞大运,长期表现才能说明是能力问题,水平问题。
      所谓“股神”,应该是长期内做股票的盈利平均每年超过指数5至10个百分点以上的高手。巴菲特不过如此。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股神”就应该只赚不亏。再说QDII,不能光看到他们亏钱了,还要看他们是不是输给当地股市指数。亏了40%甚至更多,只能说明他们的入市时机实在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