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的悲哀


    然而现实情况下,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普遍存在的,主要包括地区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的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教育发展自然就领先,不仅教育资源先进丰富,教师的待遇也高出落后地区好几倍。对于处在广大农村的教师来说,其处境是悲哀的。   
    一、硬件设备始终落后于城市   
    二、师资配备始终落后于城市   
从80年代末期开始,农村学校才有了真正的科班出身的大中专毕业生来校任教,然而由于农村的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城里学校的“招揽”等原因导致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科班生纷纷出走,有的改行,有的通过各种关系或是自身努力进入城里的学校。所以目前才有了城里学校教师超编,而农村学校普遍缺编的局面。   
    三、工资待遇始终落后于城市   
从早期教师工资与当地乡镇财政挂钩到现在统一为县财政,其差距一直没有改变。早期与乡镇财政挂钩的工资制其不平等性是巨大的,有的乡镇教师甚至能连续半年都拿不到工资。工资县统管后,绝大部分乡镇所欠教师工资都不了了之了,然而农村与城里的差距依旧存在,如住房公积金约是农村的10倍,其他的福利待遇也不用说了。   
    四、社会关注程度始终落后于城市   
    由于农村教育与城市的种种差距,注定了社会的关注焦点肯定在城市,有什么发展机遇首先考虑的是城市,包括教材的编写也是以城市的教育现状来考虑的(新版教材与农村的实际情况脱节严重)。   
    五、家长重视程度始终落后于城市   
农村就是农村,有能耐的人几乎都到了城里,越是有文化层次的人越是重视教育。所以当城里学生在各个假期里忙于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学习时,农村里的孩子却在进行着一些低级的活动:看光碟、看大人赌博(或自己动手)、玩游戏、上网吧等。农村的留守学生,问题学生是困扰农村的教育的顽症。   
    六、生源质量始终落后于城市(且这种差距呈逐年加大之势)   
    一批批有能耐的人走出农村了,留下的都是些迫不得已的。从进化论来看,怎么能指望留下的会有好的变异呢?事实情况是现在的农村学生越来越难教,基础呈逐年下降之势。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会有好的生存质量,整天的在与学生斗智斗勇,且得不到来自社会、家长的一丁点理解和支持,相反,有时还有可能反而造成误解,甚至是直接的、粗暴的人身伤害!悲哀啊!农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