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外商的驻足,原来如此简单
当我们逛广交会,尤其是场外展的时候,看到一个很普遍的情景,就是那里的参展商,大部分都是很无奈地坐在那里,他们的展品无人问津。此时,展商们是否会疑问,为何他们的产品如此不受欢迎?他们有否尝试过,走出自己的展位,从一个外商的视角看这些产品,或许,能得到一点启示?
于是,我们怀着疑问的心情,尝试从一个外商的角度,逐个展位去看。在较冷清的一个鞋展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比起场内其他无人光顾的展位,在这一列尽头的一个展位,竟客茹芸来,不断有外商来回问价。当我们走近去看究竟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时候,看到那里的鞋其实都很普通,没有特别漂亮的款式,但为什么就是那么多老外不停地问价、看货呢?我们再仔细观察了这个展位的布局有什么不同,才发现,在展位的最外面,摆了一个X架,上面有张白纸,写着一些字,也许,正是这些字让他们的产品大大受到老外的青睐。
猜一下那纸上写了些什么?上面的字并不大,“you can buy only five pairs in one color”,一开始以为是限量销售,再往下看“we accept small quantity order”,才悟出来,原来是他们接受小的订货量,即“如果你要买五双鞋(同款同色的至少五双),我们也会卖”的意思。这里的英文蹩脚得让人要用上下文推断,但仍有这么多老外也许就因为这两句英文,愿意驻足,并不嫌拥挤和麻烦,不断地询价。
也许你会觉得可笑,为什么单是这几个英文,就能吸引住外商的眼球。不过换个角度想,来广交会的老外,有几个能看得懂中文?但我们的展商们似乎总跟老外玩文字游戏,大部分的展位上,是难得找到清晰易懂的英文的。
其实,这些文字的另一个吸引力在于“small quantity”(小批量),要知道,在广交会上一般下订单都要一个集装箱,这么大的订货量,对于一个第一次来中国做生意的,或是小的零售商来说,是很不合理的数字,在不能确定产品质量、不想承担那么大的资金积压的情况下,“一个集装箱”已令他们望而却步,但仍然,我们的厂家继续强调“一个container,价钱可以商量”,却不明白站在他们面前的外商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原来,要抓住老外的眼球,让他们驻足,很简单,就是不做一些让老外“头痛”的事即可,比如有“正常的”英文介绍(所谓“正常”,即不要太有“中国特色”,不要吓着老外的英文),比较灵活的订货量,当外商问到你的产品有什么优点的时候,能有清晰的产品介绍(最好有书面的材料,包括一些突出产品性能的数据之类,增强产品的可信度),或者当外商有疑问的时候,翻译能从外商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意思,尝试代入外商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隐忧,而不是一个劲地让他们下订单。
也许我们的展商们在苦苦等待外商的垂青,百无聊赖之时,跳出原有的参展心态,换个角度看,就能找到令你的展位更有吸引力的窍门。
欢迎读者提出批评与建议:
E-mail: [email protected]
Skype: EcomeEgo
MS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