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对《货币并不能赈灾》的评论


    昨天晚上针对国内如火如荼的赈灾募捐活动匆忙发表了《货币并不能赈灾》一文,限于水平和时间因素,文章观点阐述的不是很清晰,容易给人一种误解,以为我反对赈灾,其实不然。现汇集一些网友的评论如下,作为此文的补充或聊以更准确的说明问题。

    1.

捐再多的钱对于那些已经死去了灾民来说都没有意义了,
怎么救助幸存下来的人才最重要,但是他们最需要金钱吗?他们需要什么大家都看到了,可是金钱在这个时候发挥它的作用了吗?
我们的捐款的作用在灾后重建,而且救灾的捐款是国难财,必须透明.因为我们不相信有些官员的"良心".

   2.

捐款还要互相攀比,一些名人顶不住压力一捐再捐,直至公众相对满意为止.如今的国人是怎么啦?拜金吗?贪官污吏层出不穷的中国,我们能相信这些所谓干部的良心吗?强烈要求,国人有权知道那些捐款是怎么花费的!

  3.

我们只是普通的百姓,我们的捐款,献血只是尽我们的心意,以为除此之外我们似乎没办法,也没能力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只能单纯的想,或许捐款之后统一采购能比我们分散起来捐的物资能更快的到达灾区。我们的政府和国策的失误,或许我们灾后可以更好的讨论,但现在我们只能做这么多,祝福灾区的人民吧。

  4.楼主并不是叫人不捐钱,而是现在的主流要求人们最好只捐钱.

  5.网友杉杉

   “货币本身并不能赈灾”这句话从文字上看没有错,但还要看到货币捐献产生的价值:平衡国家救灾资金投放对经济全局的影响以及捐献在公众精神层面发挥的作用,即对国家经济的稳健和全民团结,都很重要。所以,我感觉此刻发表这篇博文不很恰当。(虽然文中也有一些论述是对的)供参考。

  6. 古歌 

  • 葛先生所说非常有价值。我觉得赈灾和救灾应该是两个不同阶段的事情,救灾主要是灾中救死扶伤,这也是当前最主要的,这个我们还缺乏必要的法律机制、责任部门和志愿者的平时培训制度。一旦出现重大灾情,往往集全国之力,但具备专业素质的救灾队伍、救灾器材并不够用,平时与国外救灾交流也不够。赈灾这一阶段紧跟其后,主要是防疫、安置、秩序恢复与重建,这个划归民政部门就可以了。国家在灾后总结经验,建立法律意义下的救灾赈灾机制,刻不容缓。
  •    在所有评论中,只有古歌读懂了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