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的SHOPPING MALL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的SHOPPING MALL一定要在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但大悦城却是在市中心。韩继志这样解释,因为业态模式来源于欧美,所以人们对于欧美的模式理解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由于中国发展很快,目前的商业状态更像日本与马来西亚百货的成熟度,人们还是更愿意在设施与配套都完善的地区进行居住与消费。超市与百货等业态在国外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但中国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可以在同一时期同时拥有不同的业态模式,导致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就经历了大部分的业态。在中国还是朝阳产业的百货业态以一种不断扩张的姿态发展着,同时购物中心等几种业态交错发展,既有城市核心区发展,也有城乡结合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郊区化发展是同时进行的。我们并不认为购物中心就要在郊区,百货就要在城里。要看这个商业项目是社区型的还是区域型的或者是邻里型的,看覆盖的区域。”韩继志说。
年轻的商业心态
西单一向以年轻客群为主,“时尚潮流”成为西单商圈的引申意。众多商场在弹丸之地上进行无硝烟的商战。大悦城尚未出生便要面对“生存”压力,能否顺利被认可、被接受还是悬念。对于大多数人的疑惑,韩继志表示,当初做购物中心正是看准西单老商圈的黄金地段与规模优势。成熟的商圈不用再为客流量发愁,且政府对于西单的形象改造一直在进行。“成长”的基础环境好。据韩继志介绍,大悦城定位在做“中国真正国际化的青年城”。
西单大悦城的目标客群分为自然客群与非自然客群两类,其中自然客群为15至35岁,月收入1000至6000元的单身或没有孩子的家庭,其中70%为女性;非西单自然客群则为心态年轻、年龄不限、月收入更高的人群。“我们(大悦城)以心态年轻的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特征为核心,创新经营模式和经营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最符合其消费规律、最人性化的方向,在相对“窄众”中挖掘出差异化的、更纵深的市场空间。”韩继志表示。虽然西单现在看起来已经很时尚年轻化,但大悦城却看准消费者的内在需求有提升的空间,在西单做更年轻更潮流的东西,“从商业角度来看,目前西单商圈内,其他项目在规模与业态定位上,与大悦城没有可比性,短期内也不会超过我们的项目。”韩继志自信满满。
寻求独特的差异
大悦城尚未开业,其最突出的一到六层的飞天梯便成为很多人的期待。“这样能把第六层变成第二个首层。”韩继志说。据介绍,大悦城总占地面积16073平方米,共20.5万的建筑体量。公用空间却占到了50%之多,真正用于商业的面积只有11万平米左右。其中庭的十字步行街也早已经有“未见其人,已闻其名”的名声了,大面积的体验化空间在西单相对拥挤的购物环境中绝对称得上是硬件优势。
韩继志介绍,西单大悦城在业态组合上以形象店、主力店、餐饮、音像休闲广场、科技广场与电影院组成。其中地下二层到五层以零售为主,包括形象店与主力店,而主力店也只有几个1000平米左右的服装品牌主力店,品牌由ZARA、Bestseller、Sephora等20余个知名品牌与大悦城签署了入驻协议。据悉,将会有350多个知名品牌进驻大悦城,其中30余个品牌是首次落户北京。而这些独特的品牌也将会为大悦城引领时尚消费潮流,让大悦城成为时尚风向标。
除了项目中的美食城外,特色餐饮旗舰店也是大悦城引以为豪的因素之一,整个六层至八层全部为餐饮旗舰店,占到商户的30%。其中包括港澳台知名餐饮企业,国外的餐饮企业等,将是西单最大的餐饮集中区;九层为全国最大的7000多平米的FAB音像休闲广场;十、十一层则是全国最大的数码影院,13个厅,1800个座位。而回迁的西单科技广场将在购物中心的五层重新营业。据了解,双方是以租赁合作的形式,并不是百货联营的形式。
“助力”老商圈升级
作为消费者如果还认为西单是一个只能打折的地方那就意味着你已经不时尚,消费没有饱和,只有品味与品牌是否在提升。据了解,西单大悦城将介于中友百货与美美百货之间的消费力,比中友稍高,比美美百货低的价位。大悦城会用自身行动来告诉消费者潮流与国际化是什么,品味怎样提升。“我们的店铺就是把一种生活方式教给消费者,告诉他们什么样的生活是潮流化的,能与国际接轨的。”韩继志介绍。而西单大悦城作为中粮集团进军商业地产的起点之作,于情于理都会造势助力老商圈升级。
西单商圈一直在不断改造,新商场不断兴起,西单势必要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商业品牌、消费者购买力与对消费品的认知都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年轻的生活心态与生活方式打造商业项目是大悦城的目标,而不以年龄与档次划分客群与商业项目。韩继志表示,西单消费人群的层次会在我们大悦城与伊势丹的开业后有所增高,中友与君太在改造之后已经有所表现。西单商圈不会永远停留在低层次与传统的消费层次,商圈升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