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1、华北部水资源相对匮乏,做水景概念房比较吸引人。
2、前期一定要做市场调研,并一定要细致,对当地政府的办事程序等也要有了解。
-纵深
第二梯队房企接棒“异地开发潮”
记者 胡灵波
如果说,两三年前,杭州房产商的外出,更多地体现一种品牌性的区域性战略布点。那么始于今年年初的,又一波“异地寻地潮”,显然有别于绿城、南都、广厦等品牌房产的全国性扩张举动。
房产第二梯队的外出,被动味道稍稍多于了主动。他们的心情,自然也有别于宋卫平之前所言的,“绿城走全国化道路的决心”。
对于他们来说,面临的最大困境,或者说外出寻地的初衷,最大程度上缘于杭州地价的不断飙升。
杭州是最早实行土地招拍挂的城市之一,在房地产市场过度火爆情况下,这一完全市场化的操作模式,带来的是土地市场上竞相飙价的现象。于是,很多渴望拿地的二线开发商或却步于热门地块,或止步于土地市场上竞争对手高举的牌子。部分新兴的房产公司,同样遭遇着类似境况。
成立于2004年初,浙江双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产业集团公司,作为总部在杭州的一家公司,从有计划涉足房地产投资领域开始,一直希望将杭州作为拿地的首站,但是拿地过程并不易,在今年拱墅区的14号地块出让过程中,与竞争对手——凡尔顿置业(杭州)一路咬价,直至27轮,最终放弃。
“我们的预算楼面价在2500元/平方米以下,如果地价高,造价也会高,高层建筑的占用工期长,资金回笼慢,压力就会很大。”其负责人对放弃举动作出了解释。
事实上,不只一家房产公司感慨,在高容积率规划下,杭州拿地很累。
对于在已有项目上取得成功,积累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二线房开来说,现今在杭州拿地,更多地是陷于“拿与不拿”的两难境地。拿地,意味着地价高、销售压力大、资金实力有限;不拿,又意味着土地的断炊、没有后续项目开发、品牌无法得以延续。
杭城房产商借力调控大规模渗透二线城市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