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派送红包与对民生的关切能简单了事吗?
李华新
日前,在东莞召开的一次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上,针对与会者担忧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市民的收入相对减少,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表示,在物价高企的情况下,他本人受澳门特区政府向居民派送红利的启发,初步有个想法,即给市民发放“临时生活补贴”,以抵消CPI高速增长的影响(据5月1日《南方日报》)。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5-2 8:01:11 · 来源: 新京报
自从今年1月上海政协委员刑普提出政府向全民派发“红包”的设想以来,有关“红包”的争论一直不断。其实想居民派送红包一事,在两会期间并没有真正引起与会代表的重视,因为这样的一个议案是否就是一个严肃的议案,有人还是有异议的。因为向全国人民派送红包,一个人一千元这个数字,是否真得那个抵消CPI的上涨指数,其实并不是一个笑话,而且是当物价通胀日益高涨的时候,物价指数的上升不降,对于百姓来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料。所以说,现在人们常说钱不格花了。
现在是你跑过跑不过刘翔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现在的CPI 指数,已经让人感到这个指数股的上涨,已经是绝对跑过CPI 的一个现代笑话,而是说,现在的物价如此之快的上涨幅度,使得人们吃不消了。而在一些单位里领导人的奖金工资是在不断的上涨,而职工的收入却没有见到实质性的提高。
在两会上有专家就对着分报告说,这是以荒诞的形式书写的一份沉重的报告,其义还是有几分噱意的轻视。因此这个不被立案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当国家2007GDP增长11%,财政收入高达5万亿元,增幅为31%的时候,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同步分享经济增长点实际成果。整个社会的物价上涨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实际状况,而人们的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而CPI要真正得到实效,真正降下来似乎应该是今年下半年的事情,可是在当下城乡百姓的实际收入确实在下降的。因此用新加坡等地的政府放红包的方式来提高民众笑话CPI 指数上涨的因素,其实并非是一种荒诞的提案。
东莞锐意改革,提出向市民发放“红包”,堪称零的突破,值得期待。同时对于民生问题的关切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需要政府政府拿出具体的意见。前几日到周村去,这个明清以来就形成规模的商业街,其实就有今日无税的措施。而我们现在的情形,用减免百姓的税务,或是用退税的方式来减轻大众负担,在操作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可是要是人人享有一份政府红包的话,这才是真正让百姓得以于二次分配的公平的,不过这样的做法,在东莞也许是可行的。放在全国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这一数字创下了近10年单季涨幅新高。相比往年,现在猪肉食用油等民生消费品价格动辄翻倍,消费品、原材料全线暴涨,民众被CPI远远甩在后面,通胀大口吞噬着全民的财富,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政府必须拿出紧急应对之策。
无论是减税还是派发“红包”,实质上都是要政府掏钱,而目前政府财政亦有这个能力———这几年来,政府财政收入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重创民生的通胀和经济增长减速,并没有改变财政高速增长的态势。可是如果仅仅是政府的钱依旧是在基建等上面居高不下的投资,或是让政府用更多的形象工程来为当下的经济发展增色,而必须无法得到具体的实惠,那么究竟的高速增长与百姓来说,也就真的和百姓生活无关,那么,如果是让政府为百姓送上红包的话,实际上对政府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没人发放1000元,实际上也是提高了货币供应,改变汇率预期,将使外国投机者望而却步。从而使得真发达宏观调控手段得以加强。
实际上,不管是大规模减税,还是直接派发“红包”,这些不单是通胀时代的权宜之计,它对于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更有着长远的意义,对政府而言,这笔钱绝对花得物有所值。不过在社会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的情况下,那些富人、中产阶层是否也需要这个补贴,如何界定也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说,东莞尽可以做,但是就全国的情形而言,这似乎是表达可能的。
有如此充裕的财政实力,因此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为民众幸福做出物质牺牲其实理所当然。因为,事实却是,现有应对通胀的措施,还不能满足干渴民生之所需。
中国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中国社会的欠账也很多,而笔者以为对于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或是对事业大学生提供失业救济,似乎是更为迫切的事情,而且如何充分就业和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这似乎也是当务之急。
等待政府发钱,似乎一时难以做到。那么,应对通胀压力也就不仅是一发红包了之的事情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