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是检验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否豆腐渣工程的试金石
每一次天灾人祸都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破坏甚至毁灭。这充分说明,迄今,我们人类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几乎都是不堪一击的豆腐渣工程。因此,可以说,灾难是检验人类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是否豆腐渣工程的试金石。——我们暂且抛开受不可抗力左右的物质家园不说,主要说说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指人们的精神世界,它是一个相对于物质家园而言的精神意义上的家园,它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认识到物质家园的缺陷和不足——在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作用下易坏的特性——后的一个智慧的理性设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是不依赖于物质家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它是人类为了抵御、躲避或逃避由于物质世界的破坏和毁灭而建构起来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类似于今天互联网上人们所使用的“马甲”或戏剧中的“面具”。只有拥有了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的个体,才能够抵御不可预测的物质世界的摧残和破坏、打击和毁灭,才会拥有真正属人的自由和幸福。人一旦拥有了这个相对独立的精神家园,就能够抵御物质世界的风风雨雨、电闪雷鸣、天灾人祸,即,物质世界的天崩地裂、分崩离析,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不能左右和动摇他的人格和精神的完整性,使他从此后痛不欲生、一蹶不振,陷入剧烈的心理分裂、矛盾和冲突之中,即他可以免受精神心理伤害。此,即为庄子所说的人“不役于物”,反之,则是人“役于物”。因此,一个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对于人的生存和存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可是,除了历史上——轴心时代(公元前5世纪前后)——伟大的思想家以外,现实中真正建起了这样的精神家园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肉体上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每一场天灾人祸都普遍地给人们的精神心理造成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创伤就是证明。
空前的5·12汶川大地震不仅摧毁了千百万人的物质家园(包括5万甚至更多的人的肉体生命),而且,与人们的物质家园和生命一同破碎和崩溃的,还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当然轻重因人而异。对此,人们已有普遍的意识。暂时,精神家园的破碎不会像物质家园那样惨不忍睹和触目惊心,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家园的破碎及其强烈而持久的后遗症将逐渐显露出来。这充分说明,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建立起能够真正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独立的精神家园,换言之,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一座豆腐渣工程。
何以故?无他,一是基础不牢固,二是建筑材料质量有问题,三是设计和建筑方法不合理。
一般来说,宗教信仰,可以为信徒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家园,它能够在人们遭遇了灾难的时候起到某种积极的心灵抚慰和安抚的作用。因此,有宗教信仰的民族的人们在巨大的天灾人祸面前其精神家园的完整性总体上要强于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像我国这样没有宗教信仰的无神论国家,在巨大的天灾人祸面前,人们的精神家园可能更加不堪一击。因此,针对这次空前的汶川大地震而言,中华民族所要承受的精神家园破碎的代价,可能较之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更加深重——本来,我们传统文化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的命运观念有助于维护人们精神家园的统一性,可遗憾的是,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宿命论的命运观念已经遭到人们的彻底唾弃因而丧失了它的抚慰和安抚人心的功能。拥有了强大理性而没有任何信仰的现代中国人,是不可能像古人那样相信“天”的;这次天灾更充分说明,“天佑中华”的说辞是一种自欺欺人。这一点,我们很快就会从因这次天灾而导致的千千万万的严重精神心理创伤患者那里发现。我认为,相对于可见的物质家园的重建来说,人们无形的精神家园的重建异常艰巨。
大量严重精神心理创伤患者的涌现,暴露出我们的精神家园无力保护我们免受自然天灾伤害即它是一座豆腐渣工程的事实,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建构一座坚如磐石、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是多么必要和迫切。
……(为了免得读者误读,此处删掉200字。)
——科学的理论和预言具有自我实现的功能!
200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