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定律,你的收获你决定


 

  生活中总有不愉快的争执发生。有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考究谁对谁错的是是非非,我们应该思考自己是否有效利用了天平定律,即你期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对待他人,从自身开始反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不去用争解决争端,而选择让来平息愤怒,我认为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天平定律的小故事:

  英国的一个村庄里,有个面包师一直从他的邻居——一位老农民那儿购买做面包用的黄油。同时,老农民也一直购买他的面包。因为互为邻居,他们相互之间无论黄油或是面包,从不当面称一下分量,因为买卖双方都不好意思。因此从来都是对方说多少就是多少。

  可是,这名面包师却是一位非常细心的人,每次买回黄油以后,都要亲自称一称。一开始,他觉得黄油的分量还是比较充足的,可是后来他渐渐地发现越来越不够分量了,也就是说,每次他都要多付钱给老农民。

  这件事长时间地折磨着面包师。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很委婉地向老农民提出了这个问题。谁知道老农民一听,指天发誓说绝对不会少给他分量。两个人话不投机,最后居然闹翻了脸。面包师一不做二不休,将老农民告到法官面前。

  审理案件的时候,法官自然要向老农民提出问题:“你每次卖给面包师的黄油都称准了分量吗?”“当然是的,”老农说,“我有一架最准的天平。”“天平?有核准的祛码吗?”“不,我不需要祛码,但保证准确。”

  “那么,你凭什么说,能够称得很准?”法官很奇怪。“这太好办了,”老农民说:“我每次从面包师那儿买来面包,就放在天平上做祛码,再以同样的分量卖给面包师黄油。如果这个祛码不准,那就不是我的过错了。”

  一番话说完,法官立即明白了,当众判老农无错。倒霉的面包师只好承担了全部的诉讼费用。

  这位农民以面包师的面包作为自己“天平”的祛码,可谓一绝,他与面包师之间的买卖,只有用这种天平作交易才是最公平的,据此,面包师自然无话可说。

  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播种,没有付出。

  你想得到关心、爱护、友情、尊敬,那要现问自己有没人给予人家关心、爱护、友情和尊敬。

  不要努力用一个指头去苛责别人,而要顺着自己另外四个指头来反省自己。想一想你付出的砝码,才能真正改善你收获的结果。

  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都是沟通的问题,望每次出现争端之后,当事人能够良好沟通解决,争做真正对对方有贡献的人,自然也就成为从对方那受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