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年开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依照宋健的说法(1980年10月3日《光明日报》),“把人口增长速度降下来,是当前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减小人口分母,使得“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80年以来,中国的宣传一直是:中国GDP总量虽然排在世界前几位,但是由于人口分母太大,中国人均GDP却排名很后,因此需要降低人口分母。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2006年3月8日,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做客新浪网说:“我在这个两会上大声疾呼要重视分母,要大家一起像抓分子一样地抓分母,如果只注重分子不控制好我们的分母,‘十一五’规划不可能实现,将是一纸空文”。
可见,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为了减少人口分母来增加人均GDP。
希望通过减少人口分母来提高人均GDP的前提是分子(GDP总量)是固定的(从天上掉下来?)。但是事实上GDP分子并不固定,天上掉不下来GDP,而是依赖于人口分母。
我们以下面4种人口方案来分析通过减少分母来是否真的能够提高人均GDP:
1、统计局资料显示2005年底中国人口是13.0756亿,“十一五规划” 的2010年人口控制目标是13.6亿(平均每年增加1049万,以每年死亡900万计算,这5年需出生9744万)。
2、2010年人口只增加到13.4亿(平均每年增加649万,这5年出生7744万)。
3、2010年人口增加到14亿(停止计划生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生育,平均每年增加1849万,这5年出生1.3744亿)。
4、2010年人口降低到12.6256亿(一个孩子都不生,每年死亡900万)。
2000年我国人均GDP是7086元,到2010年翻一番的话,达14172元。以13.6亿人口计算,2010年总GDP为192739亿元。这192739亿元,13.6亿人口来分,人均14172元;13.4亿人口来分,人均14384元;14亿人口来分,人均13767元;12.6256亿人口来分,人均15266元。第2个方案比第1个方案人均GDP只多1.5%,但却少生2000万人口;第3个方案比第1个方案人均GDP只少2.86%(其实并不一定真的减少2.86%的收入,因为人口刺激消费和生产,这多出的4000万人口的消费增加GDP总量),但是却多生41%孩子(4000万人口;他们今后创造的财富是多少?);第4个方案比第1个方案人均GDP只多7.72%,但却少出生9744万人口(数千万家庭今后将老无所养)。这还只是从五年的角度看,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停止计划生育对今后更有利,因为孩子长大之后不断创造GDP分子,并且人力资本的报酬是递增的。可见指望通过降低人口分母来提高人均GDP是行不通的。
Amartya Sen(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India: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on》(《印度:发展与分享》 2005, PP.112-142)中说:
“令人害怕的‘人口危机’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或者像印度那样的情形)事实是如何的仍然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关注快速人口增长的情况下,实际上,涉及到一个良好论据与对问题本质有相当误解之间的组合。这些误解之一是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有时认为,抑制人口增长是提高人均GNP增长速度(或者预防它下降)的必要手段。然而,事实上,对于像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人口政策——与一般情况下一样重要——可能对人均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较少变化。
印度和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1990-1999)
国家
|
年均人口增长率
|
年均GDP增长率
|
假定人口增长率下年均人均GDP增长率
|
|
印度人口增长率
|
中国人口增长率
|
|||
印度
|
1.9
|
6.00
|
4.1
|
4.9
|
中国
|
1.1
|
10.7
|
8.8
|
9.6
|
这一观点在上表中得以阐明。如果中国有印度那样的人口增长速度(比如,以1.9%取代1.1%),它的人均GDP增长——假定总GDP增长速度没有改变——仅仅从9.6%下降为8.8%(如果假定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会提高总GDP的增长速度,这种下降会更小。这种假定比假设总GDP不变更为合理,因为后者意味着增加的人口都是不能从事生产的)。同样,如果印度成功地将人口增长率降低到1.1%(像中国一样),它的人均GDP增长率将仅仅从4.1%上升到4.9%。中印之间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对比主要是由于中国在总收入增长速度上更快,而人口增长率在这种对比中作用非常小。”
可见Amartya Sen等人通过比较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均GDP的增长率,也认为降低人口分母增长并不能提高人均GDP,计划生育并没有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七大的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发展为了人民)、靠谁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理顺了GDP分子与人口分母的关系:发展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发展(提高人均GDP)而减少人口;发展依靠人民,GDP是依靠人民的劳动和消费而增加的,人口是“母”,GDP是“子”,没有“母”就不会有“子”;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创造的GDP应该服务于人口本身的发展,恢复人口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流家庭愿意生、养得起三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