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6月20日完成历史使命的南航JTP1近期又吸引了市场关注的目光。
南航JTP1上市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其后在上摸2.603元的最高价之后便一路下跌,在券商的天量创设打击下,南航JTP1随波逐流,投资者损失惨重。
南航JTP1的行权价为7.43元,南方航空股改复牌后截止目前就再也没有低于行权价。也就是说,南航JTP1早就是废纸一张。显然,介入南航JTP1的投资者持有的是仅仅存在交易价值而其实际价值为零的权证。当然,其中的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据媒体报道,随着南航JTP1行权终止日的日益临近,部分股民认为巨额创设是导致南航JTP1“逆势下跌”的主要原因,他们向上证所建议:对这只套牢了很多人的认沽权证延长存续期,或者要求创设券商限期回购。上证所在近日给相关投资者的一份答复中表示:权证创设,是本所按照法定程序预设的市场化机制。“因此,根据现行权证业务规则中的相关制度安排,无法采纳您的建议和要求。南航认沽权证后续业务的处理,将继续按照本所已有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亦即上交所将不会改变南航JTP1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一经制定,不宜轻易改变,这点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因此,上交所“继续按照本所已有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并非不无道理。问题在于,为什么一钱不值的南航权证能够被诸多券商大量创设?
上市公司股改时派发的南航权证为14亿份,而南航权证的流通份额最高峰时则达到100多亿份。正是由于券商的大量创设,导致南航权证的大幅下跌。而且,券商通过创设,掠夺了投资者大量的财富。
有资料显示,截止今年1月25日,券商通过创设南航权证获利高达201亿元。如此巨额的获利来自哪里?毫无疑问是来自中小投资者的“腰包”。并且,权证由于极具投机性,大资金蛰伏其中,大资金利用其资金优势操纵权证价格的现象非常的明显。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小投资者的亏损与其说是由于权证本身的风险造成的,倒不如说是监管方面存在不足更为贴切。再加上券商创设的影响,留给中小投资者就只有亏损一条路。
但股改权证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权证,它是上市公司股改对价的组成部分。没有参与股改的券商参与权证创设,更是一种对于股改参与者的掠夺。即使是某些股改投资者将权证兑现,但在证券市场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后来者无疑承接了前者的相关权利,券商不能也绝对不应该再“掺杂”进来。
然而,券商最终还是“掺杂”进来了,在监管层相关制度的庇护下。如果说创设权证是因为权证的流通份额太少容易导致投机猖獗的话,笔者以为这不是券商创设权证的充分条件。事实上,即使是权证由于T+0的交易制度存在投机性强的特点,监管层完全可以通过强化监管来达到抑制投机猖獗的目的,根本就没有必要大搞权证创设的“创新”之举。相反,怂恿券商创设,不仅不是保护投资者的表现,更是在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输送行为。并且,这种赤裸裸的利益输送行为还有制度为其保驾护航。
实际上,曾有权证投资者与中国证监会与上交所进行过沟通,但最终没有取得什么积极的成果,仅仅只是券商创设前需发个公告而已。券商创设权证掠夺中小投资者的本质没变,权证创设中的利益输送的本质同样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