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跑,方向有所不同


范美忠变成了范跑跑,再一次演绎了一出只要能出名什么都敢干的案例。

其实灾难来临时无数的人都在跑。

军人冒着滚石徒步跑向震中地区;大批志愿者不顾一切跑去救人;警察听到有人呼救丢下自己废墟下的儿子跑去救别人;九岁小童三番五次地跑回危楼里救同学最后自己被砸埋废墟里;有老乡开着车跑去灾区给灾民送上自家的粮和菜;有灾民两天两夜从山里跑出来,又二话不说跟着军人跑回山里去当向导;一位父亲跑到废墟里把儿子的尸体挖出来背回家;在外打工的民工从外地跑回来不顾劝阻执意要徒步进山去寻找自己的家人;某富豪拎着大袋钞票跑到灾区见人就发;影视明星跑到灾区向士兵行礼致敬;有不少外国人扛着救生设备跑来中国帮忙救人;还有无数的人跑向募捐点为灾民去捐款捐物……

 

在范美忠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年代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关于道德的全民大讨论,当时中国的大学生曾经为一个叫张华的大学生该不该为救一个落下山崖的老农而牺牲的问题争论不休;现今人们又开始了为灾难来临时该相互救助还是各自逃命进行辩论。不要说辩论的结果如何,单单是辩论本身就足以让人心寒,让人不齿。

两次全民争论,其实都是信用和道德危机所致。而且两次危机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范美忠的父辈恰恰就是上次争论的主角,或许正是这一代人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对信用和道德的摧毁之后丧失了道德方向,才会造成他们后代所经历的教育制度的问题,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有才无德的范美忠。

 

其实,当范美忠该不该跑的争论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不妨反过来问思考问题:灾难面前谁不该跑?谁该去送死?

 

有人说不应该取消范美忠的教师资格。范美忠也说不应该取消他的工作权利。那么我们先看看现有的法规,看看范美忠的行为究竟够不够教师资格: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二、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时间里不干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范美忠的行为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吗?他教书不知怎样,但育人实不敢期。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范美忠算是关心爱护学生吗?

现在的激辩尚且局限在道德层面,其实范美忠的行为不仅缺德而且已属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这样规定了“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违了哪条法,大家自己对照吧。烦请“Acosta”和“五岳散人”这些网络名手出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弹冠相庆”和“以言定罪”。

据说,范美忠已被所在学校解聘。但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聘范美忠是由他所在的学校自主决定的,而非教育部官方指令。王旭明声明,教育部未发出任何要求取消范美忠任教资格的通知。只是说,范美忠任教的都江堰光亚学校属民办学校,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解聘范美忠。

难道根据《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还不可以明确给出决定吗?如此讳莫如深态度暧昧之下,一个没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教育,今后恐怕还会培育出一批范美忠的。

 

范先生自己说如果被辞退将从事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批判,真的不知道他这个批评家的资格从何而来。范先生不正是这个培育了他这个少廉寡耻之人的教育制度的产品吗?如果自己以为做得对,这不也是这个教育制度的成就吗?

如果让所有的范美忠继续从教,可以说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嘲弄和亵渎。下一代中有多少会被范美忠式的教师培育成为未来的范美忠?范美忠要批判培育了他的教育制度,却要继续用这种观念去培育未来的范美忠,这是什么逻辑?

或许,教育制度的确应该自我检讨,检讨一下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为何会培育出范跑跑这样的人出来。

 

有人说不应该道德渴求,我同意。但是也不能反过来强加给人以道德认同和强行接受。我不批判他,但也不能要我反过来去赞美他吧?我是一个有头脑的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而范美忠之所以跑了之后还喋喋不休宣扬自己跑得对跑得好,恰恰是要把他自己的道德观念强加给他人,进而有人又把他人对范美忠道德观的强加的拒绝视为“道德批判”。

你可以不捐款,但是不必要站在捐款箱解释自己不捐的理由,更不能站在捐款箱旁边指责挖苦那些捐款者。范美忠以及其支持袒护者用他们标榜的“真”把向反范美忠方向跑的人们的行为解释成了“伪”。

 

范美忠的行为糟蹋了爹妈给起的名字,既不美也不忠——他的行为违背了起码的人性良知,是为不美;他没有忠于职守热爱学生,连老娘都可以不顾,是为不忠。培养教师的科班称为“师范”,既做人师当为人范,而范美忠这种人也难以成为做人之“范”。

 

如果还有人为范美忠叫屈的话,就把范美忠说过的“在生死瞬间,哪怕是我母亲我也不会管”的话回去对自己家里人说一遍吧,看看你的家人有何反应——如果看他们有反应过激之迹象,必要首先声明“请不要搞道德苛求”“请不要做道德裁判”。

 

 

或许令范美忠聊以自慰的是此番“道德反苛求”已经名垂千古之功效了

转《川震人物列传》:http://hi.baidu.com/absman/blog/item/7359cbf2358f0416b07ec5da.html

范美忠者,本为人师也。初捌日,蜀中大震。时忠洋洋自若,宣教于堂;及震,忠大怖,股战战,惊而奔之,至蹴鞠场上,第一人也。后,其下诸生皆出聚之,诘忠曰:会震,先生独一人而奔之,徒留吾等,何也?忠晒言:吾重,唯己身也。遇变,吾女尚可援之,虽吾母不救也。国人闻之大哗。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夫忠者,无敬天地之心,无孝父母之道,无为师者之德,虽名忠,实乃无忠无道无德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