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的三个经济学传统


古典经济学以自利为出发点,证明市场竞争、价格机制在配置资源时能将社会福利最大化(分权市场理论),而劳动分工专业化生产则具有提高生产率的进步作用(分工和专业化理论),建立起了分析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的基本架构。新古典经济学引进微积分,把自利处理为约束条件下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形式化了古典经济学的分权市场理论(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仅成功地形式化了古典经济学的分权市场理论,原因很可能在于:一是与起源于18世纪的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的学术之争有关;二是要用数学模型同时描述斯密关于分权市场和劳动分工这两个主要思想,需要非常复杂的数学工具,而当时还不具有这样的条件)。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考察的是既定约束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交易费用经济学则关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以及约束条件本身的形成演变。严格来讲,交易费用经济学不过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高度一般化。这也正是科斯的理论看起来既简单又熟悉,结果却出人意料和震撼人心的原因。在我们看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之所以得出垄断、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效率,正是因为其成本、收益和效率概念没有建立在约束条件基础之上,这些概念没有被高度一般化地加以对待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