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控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是否成功主要看所培养的学生是否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能否胜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某一职业岗位的要求,能否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质量靠在社会实践中来检测,高职教育质量的认可最终来自社会的评价,可以说社会监控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靠社会监控提升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又要具有职业教育特点,要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毕业生有较强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色。高职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应用,而且它要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准备,高职学生的技能来源于社会、又要还原到社会。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按照生产一线实际需要办学,高职教育实践中,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都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而这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引领高职教育的方向和发展,促使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同步。只有社会才能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功能,对高职教育的质量作出客观而准确的评价。

     其次,依靠社会监控可以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高职教育的立足点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形式的本质特性之所在,判断教育本质的根本依据是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性,即人才的特异性。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教育的个性定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其质量目标定位是培养实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担当操作现场指挥的人才。

    5与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对教育质量的发展方向,虽然有教育系统内部的监控和学校自身的把握,但是,最终只有社会需求才能引领高职教育的前进的方向。

     最后,社会监控促进高职教育的功能优化
     高职教育的功能与本科院校完全不同,其技术实用性功能和职业培训功能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承认。当前,高职教育办学竞争激烈,面临生存和发展困境,只有面向社会、完善其独特的功能,锐意改革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高职教育的发展正在摸索经验,其教育模式将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注重就业能力与注重社会评价的一致性,从单一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双证书制度,教室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设计,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并占有一定的比例等等。这些措施正在强化着高职教育的独特功能,这些功能的完善,正是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监控。当前,高职教育的社会性改革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只有强化高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控功能,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功能优化,使高职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