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决策中的院士作用和专家治国的智慧
李华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技思想的基本观点。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差距,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要建立健全国家宏观决策咨询制度 ,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的评估制度 、监督机制 、责任制度 , 探索推进国家宏观决策咨询制度法制化的有效途径 , 为两院院士发挥咨询作用提供舞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两院院士和各方面专家的作用 , 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 、 民主化 。 (据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
治国是否需要专家,这似乎并非仅仅是用一个人的政治色彩来影响和能够决定的事情,曾几何时专家治国是国家机器,并不是十分乐意承认的一个现实,尤其是作为执政党向党外人士问计,似乎有些对自我有些贬低的意思。
而那些两院士中,党外人士不少。现在我们能够承认向院士问计,并且认可院士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意义是深远的。因为现在对于科学家的信任或是赋予主持国家发展大计的事情,要比那些荣誉和称号更具有意义。因为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加,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而科学的发展,就需要遵守科学规律,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就需要依仗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面对新世纪,面对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求,作为两院院士的智慧以及他们在高科技制高点的作用,理应是不能被束之高阁的,也不能仅仅是被封存于象牙塔中的智慧存在,他必须为中国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不然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全面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完成当在新世纪的任务。带领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胡锦涛指出,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 落实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口健康、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迫切需要我们加紧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
笔者注意到建设新型国家的命题,是总书记的一个新的提法,也是本届常委会的一个一贯的主张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没有科学的实力不行,换言之没有科学家,没有中国代表最顶尖智慧的科学智囊的全体的参与也不行。
中科院学部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必须应国家之所需、急国家之所急,根据科技创新实践,集成院士专家智慧,不断科学前瞻为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部署提供智力、知识和科技支撑。
问计于科学问计于科学家,问计于中国最顶尖的智慧拥有者,让这些院士的智慧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的必然走向。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