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问题与各国企业文化


MBA同学PHILLIS发来一个笑话,捧腹之余,觉得这实在是一个与企业文化相关的诙谐案例,反映出各国企业对待类似问题的典型反应,大家一起欣赏!

 

奶牛问题

> 传统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你卖掉一头,买了一头公牛.

 你的牛群增长,经济效益增加.

 最后你卖掉它们,然后靠这些收入退休.

> 美国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你卖掉一头,强制剩下的一头生产四头母牛的奶.

 当母牛累死的时候,你感到非常惊讶

> 法国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你继续罢工因为你要三头母牛.

> 日本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你重新设计了它们,结果它们是平常的十分之一大小,却能生产二十倍的奶.

 然后你创建卡通母牛形象,再卖到全世界.

> 德国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你的工程师改进它们,它们能活100,一个月才吃一次,还能自己给自己挤奶.

> 英国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不过都是疯的.

> 意大利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但是你不知道它们在哪里. 于是你去吃午餐休息.

> 俄国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你数了数它们,发现自己有5头母牛.

 你再数一遍,发现是46头母牛.

 你又数一遍,发现其实只有12头母牛.

 于是你烦了,停止计算母牛,打开了第三瓶伏特加.

> 瑞士公司

 你有5000头母牛,没有哪一头属于你.

 你通过保管这些母牛向其他人收费.

> 中国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但是有300人在挤奶.

 你一边声称就业率极高,牛的生产力极高,一边逮捕报告真实情况者.

> 印度公司

 你有两头母牛.

 你崇拜它们.

 

 

GE 牛奶公司

原先有两头母牛,又兼并了2头又小又瘦的小母牛和一头小公牛,并由此希望得到> 15头牛的结果。为了达到预定目标, 6-Sigma为之设计出标准化的喂养及挤奶SOP,希望能够按照6匹马一起狂奔的速度来挤奶,并为母牛们设定统一的出奶SPAN为1分钟, ETTR(平均挤奶间隔时间)<=1分钟,CSO/IB(出奶满意度)>99%, 以保证4头母牛能高效率连轴转的工作.为了减低cost, GE指定了一个6Sigma攻关小组,经过对data的分析,决定割掉母牛的四肢,尾巴,耳朵等与产奶无关的部位,理想状态是只保留母牛们的乳房, 然后让她们用e的方式以100M/Sec.的速度输出牛奶!且需要自己在网填表格申请草吃!而且让4头母牛挤在只能容纳一头牛的牛舍中,并且计划未来让牛自己回家自己给自己挤奶,这样可以减少租金和水电费用,更重要的是完全不需要饲料了!为了提高出奶量,饲养员每年要杀一头表现较差的奶牛,再找一头年轻的奶牛进来,反正始终只有四头奶牛在挤奶。今年非常奇怪,开始那头公牛死活都不产奶,饲养员非常奇怪为何不产奶,在做了两次Action Plan以后小公牛居然也开始产奶了。当年底没有达到想象的挤奶量时,饲养员大发雷霆:嚷嚷着再不出15头牛的 PERFORMANCEGECUT 掉所有饲料,而且还将拒绝五年内输入一头新公牛的计划。出乎意料的是,到年底往往能完成target!饲养员会笑逐颜开,他会给母牛们加点精饲料,其中出奶量比较大的母牛为称为 TOP母牛"然后被奖励去美国总部进修高级挤奶管理课程.母牛们也狂欢庆祝,今朝有酒今朝醉.因为她们知道,明年的任务会是30头奶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