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乎?老板乎?!


     官员和老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称谓和职业。官员,是干部的一种别称,是担负着管理国家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人员;老板,通常是指管理企业或公司的老总,是以经营、经商为职业的人员。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的官场,我们的一些官员常常习惯于下属或群众称自己为老板,当然也有一些官员想当老板和津津乐道于做老板。 

     有些官员,一看就像老板,出门有车接送,上班有人侍奉,就连走路,也是三跟四从、前呼后拥,全然一幅“大老板”的享受。有些单位,官员就是老板。大事小事,没有他拍板,就是定不下来;大会小会,没有他到场,就是开不起来,俨然,他就是“董事长”、“总经理”。有些人,称领导那更是老板长、老板短的不离口,好像不称其为老板,就是对其不尊重,就是自己不知趣、不识时。 

     称官员为老板,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下面给捧的,是下属的一种巴结逢迎、溜须拍马、胁肩谄笑的行为表现。但是,笔者认为,称官员为老板,最根本的还是领导自己喜欢别人叫自己老板。你想想呀,如果没人爱听,那能有人叫吗?就像做买卖,没买的,能有卖的吗?所以,领导如果不喜欢叫自己老板,那下级肯定没人敢叫。有叫的,那也一定是太不识时务者,或者根本就不想在那个位子上干了。经济社会,老板是财富的象征。老板意味着住豪楼,食珍馐,行有香车宝马,穿是世界名牌。无限风光,无尽奢华。老板还代表一身霸气,一手遮天,谁不听话,立马炒你鱿鱼,让权力欲得到尽情释放。如此,谁还不想当老板呢?当不上真老板,被人叫声老板也感觉舒服呀!再说了,在任何一个单位,总有一些说话管用的官员,大家迫于他的权威,敢不称他为“老板”吗?而有些官员,就在别人叫和喊自己为“老板”的浓厚氛围中,俨然也把自己当成了真老板,于是说话骄横跋扈、做事独断专行、为人偷吃扒拿。 

     当然,人生在世,谁不想当个老板什么的?就连卖鸡蛋的老太太,还自称其为老板呢。当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即便经过艰苦的努力奋斗、长期的资本积累,也未必能做到一个成功的老板。而对于某些官员来说,做老板却易如反掌。因为有权,便有了一呼百应的可能;如果真想做点生意什么的,也因为有各种各样可以利用的关系,便有了生财之道、发财之路。尽管,根据《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规定,但是,还是有一些官员采取各种手段搞经商或经营性活动,或者干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特别是对自己投资或控股的企业,往往利用其家人或亲戚的名义申办企业营业执照,担任企业的负责人,而实际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由其在幕后掌控。 

     称官员为老板或者说某些官员越来越像老板,固然有其主观的原因,即官员自己想别人叫或自己想去做。还有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一种情况,是对官员权力的监督不力、监管不严造成的。官员的很多权力在无人监管、无人能管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变异,而成为个人耍威风的资本和捞外快的工具。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还存在一些可以钻的政策空子,而有人钻了,又没有严肃规范的惩戒措施。第三种情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使然。在以发财为荣、守穷为耻的价值取向下,一些官员认为自己与社会上的一些老板、商人比,苦吃了不少,但收入太少,于是便产生一种心理失衡,动起了歪点子。 

     官员的天职是为人民服务,而老板的目标是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所以,一旦官员像老板或变成了老板,便会使自己的价值观、执政观发生扭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便成了一句只挂在嘴上而难以落实在行动中的空话和谎言了。所以,官员像老板、官员做老板,必须下决心予以治理。要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当官员,就别做老板;要做老板,就别当官员。否则,官不官、商不商,糊涂的是自己,糊弄的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