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国防大学张召忠将军的信函
尊敬的张将军:
您好!首先向在汶川大地震灾害中遇难的同胞默哀! 向战斗在救灾第一线英雄的人民子弟兵致敬! 非常高兴与你在线交流,我是你博客的忠实读者,无论从你录制的电视节目上,还是在你的博客作品上,我都学到了许多珍贵的军事知识,开拓视野,值此谢谢你的辛勤劳作,强国博客会因有你而更显精彩。
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既考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检验着人民子弟兵的坚强实力。非常欣慰的看到人民子弟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长存!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10余万救灾子弟兵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千方百计抢救受灾群众,用实际行动实践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我深为15名空降勇士写好遗书,从近5000多米的高空纵身跳向陌生地域生命大营救的壮举而感到自豪。
胡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争分夺秒抢救受困群众,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作出百倍努力。救援队伍排除万难,不惜一切代价向震区突进,昼夜不停地搜救被困人员。 一切为了人民,在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军队就启动应急预案,从全军范围紧急调遣兵力支援灾区。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总是挺身而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号令,紧急开赴救灾一线,搜救群众、救治伤员、转移人员、抢通道路、抢运物资,攻克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打赢一个又一个硬仗。
地震灾难是试金石,全国人民的心与汶川一起跳动。“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特别是看到胡主席在救灾现场冒着余震的危险,用洪亮的声音鼓励官兵的画面,让祖国人民都流下了热泪。
人民子弟兵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在机械一时跟不上的情况下,官兵用肩膀扛、用双手挖,抢救被埋压在废墟中的群众。余震频频发生,面对撤退的命令,一名战士跪下哭道:“让我再去救一个。”官兵不怕疲劳,不分昼夜,连续作战,被灾区群众称为“硬汉”。近80位将军与官兵奋战在一起,在废墟危墙下挖救被困人员,深入大山丛林解救转移受灾群众。人民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的英勇行为,深深感动了灾区人民。一个刚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的孩子,在担架上向解放军叔叔郑重地敬了个礼;一个刚脱离危险的姑娘,在病床上紧攥着两个救她的战士的帽徽,充分表达了对解放军舍生忘死的感激和敬意。
胡锦涛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广大官兵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有战斗力的,是经得起考验的。哪里有人民子弟兵,哪里就有安全感,哪里就有信心,哪里就有希望。根源就在于党与人民群众心心相连,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依归,人民群众对党高度信赖、衷心拥护,把党的领导和号召当作指路明灯和行动遵循。对部队官兵在抗震救灾中的出色表现,继承了人民子弟兵爱国爱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战的传统,这是有目共睹的,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千秋万代铭记、感动、感慨、感奋的历史瞬间!全国人民都倍感欣慰。
值此,我想敬请张将军几个问题,诚挚谢谢!
第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民子弟兵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自然灾害的坚实靠山除了有强大的祖国作坚强的后盾外,还需要什么作支柱?
第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有大量救灾一线部队无法联系的情况,典型的例子就是:“一直奋斗在抗震救灾最前线,英勇救人的“乌蒙铁军”已失去联系近30小时。”的消息。这条消息牵动着绵竹灾区军民的心。在绵竹市汉旺镇金鱼嘴河谷抢险救灾前线,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海军陆战队指挥官手中的卫星电话成了他们翘首期盼的信息源,大家都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特别是刚从险地被救出的灾民更是轻轻呼喊:"救我们的解放军,你们快回来!“最后幸亏有惊无险!数百人的部队带着灾民安全归来!在战争中无法联系意味着什么,即使没有卫星通讯,无线电传送也应该会有吧?不知战区军队卫星通讯信息系统什么时候能够完善到每一名士兵?
第三:兵法云“知自知彼,百战不殆”,而这次在救灾行动中,在地震发生了20多个小时,我们还得不到灾区震中地区的情况,当然这是突发事件。面对失事直升机至今还杳无音讯,同胞们深感痛心和不安。咱们军队的无人侦察机哪去了?是不是国之利器不轻易示人展示?这就说明我军战区信息监控系统还不够完善,今后需要如何提升更快?
第四:此次抗震救灾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次出动的11万各军种部队,在四川成立了3个指挥部,分别是“空军前指”、“海军前指”、“陆军武警前指”,不知当时我军在多兵种联合指挥抗震救灾上是否有一个统一指挥司令部?
第五:在抗震救灾中,在整体上指挥上看是有序进行的,但是在局部地带也存在着各种调配和配送等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例如:甘肃文县的帐篷出现供应不足,经过近30个小时还没解决。我想知道此时战区是信息系统出现问题,还是人为指挥因素?
第六:面对社会利益调整、价值观多元化,能一直支持人民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团结一致的精神始终没有变的真正动力在哪里?
第七:面临灾难磨砺,经过时代锻造而愈加显示出人民子弟兵强大的旺盛生命力,那么培育人民子弟兵优良传统没有丢的根本依托是什么?现代经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子弟兵能经受住挫折和磨难的精神源泉是什么?
第八:面对震后,我们的军队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应当提高和完善?
第九: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作战的温家宝总理面对前往汶川的登机部队官兵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我想知道张将军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总理的这句话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和反思?
祝身体健康,万事顺利!
你的博友:宋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