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货膨胀问题分析


 

    由于经济增长强劲,加上其他因素的推动,香港在20047月摆脱了长达68个月的通缩,通胀开始缓慢回升。20042006年香港以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的年通胀率分别为-0.4%1.0%2.0%,表现温和。2007年以来,全球不少地方的通胀压力有所上升,这在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系(包括中国内地、印度及俄罗斯)及中东产油国尤其明显,发达国家经济体系的通胀情况虽然仍然受控,但也大都升逾其目标水平。在内部经济强劲增长与外围通胀压力升温的双重作用下,香港的通胀也不例外地有所攀升,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7年香港的通胀形势及原因分析

    2007年各季度,香港的通胀率依次为1.7%l.3%l.6%,和3.5%。值得注意的是,特区政府于20072月豁免公营房屋租金,于4月至9月宽减差饷,这两项措施降低了整体通胀率的升幅。如剔除这两项措施的影响,2007年全年的基本通胀率为2.8%,其中第一季度2.5%,第二季度2.4%,第三季度2.7%,第四季度3.5%,而12月更升至3.8%,为19986月以来最高水平。

2007年通胀上升,是多项内外因素所致。一是失业率由首季的4.3%下降至第四季的3.4%,为过去近十年的新低水平,带动工资普遍上升。二是股市兴旺、楼市转活,加上旅游业保持平稳发展(2007年旅客在港消费开支升l3.3%),市民对经济前景信心增强,使内部需求较佳。2007年零售业销售货值比上年上升12.8%,总销货量则升10.1%;食肆总收益比上年上升l3.5%。总体看,2007年私人消费开支实质增长7.8%,是自1993年以来最大升幅;固定资产投资也增长了6.O%。三是外部方面,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美元疲弱,人民币升值,加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元进入减息周期,均加大了通胀的压力。具体来讲,影响2007年香港通胀的直接因素主要是:

1、食品价格上涨

    2007年推动通胀上升的一大因素是食品价格上升。香港大部份食品均为进口,因而受内地和国际食品价格影响较大。2007年国际大宗商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涨幅较大。此外,2007年内地食品价格也告急升,首季内地食品价格的涨幅为6.2%,至第四季已大幅升至约18%,对香港食品价格构成不少压力。在香港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构成当中,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的权重占10.08%,外出用膳占16.86%,二者合计占26.94%2007年全年前者的价格上升7.1%

后者上升2.5%,二者合计使食品价格的升幅4.3%

2、私人住宅租金上升

据特区政府差饷物业估价署统计,2007年底整体私人住宅楼价比2006年底上升24.3%,租金上升l5.2%。由于不少租户租约未满,旧租约的租金相对较低,影响之下,2007年首季私人住宅租金的年升幅5.6%,在4月至9月期间差饷宽减有助压低住屋开支,第二季及第三季的升幅分别为2.0%2.3%,第四季则回复5.9%的升幅,全年平均升4.O%。公营房屋方面,20072月获豁免一个月租金,另4月至9月差饷宽减,加上房屋委员会自20078月起削减公屋租金,使2007年全年公营房屋的住屋开支下跌17.7%。连同管理费及其他杂项,整体公私营住屋租金2007年全年平均只升2.0%(在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当中,住屋的权重高达29.17%,为占比最大的类别,当中私人住宅租金占23.93%,公营房屋租金只占2.49%)

3、内部需求强劲

2007年股市及楼市兴旺,工资普遍上升,市民对经济前景信心增强,整体消费气氛较佳,并促使相关价格上升。2007年全年衣履价格上升4.1%,杂项物品价格升2.5%,杂项服务则升l.7%

4、港元汇价疲弱

2007年美元持续疲弱,反映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的美汇指数在2007年底比2006年底下跌8.3%,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即港元也告贬值;另一方面,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7%,即港元兑人民币作相应幅度的下调,这些因素均引发进口通胀。2007年,香港的整体进口价格升幅保持温和,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有较大的上涨。2007年所有进口货物价格的年升幅为2.3%,其中燃料价格上升11.2%,食品价格上升6.2%,消费品价格上升3.3%

5.利率下降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与美元利率有密切的联系。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于2007年下半年共下调l.0厘,香港最优惠利率也跟随下调l.0厘。2007年首季时,三个月港元的拆息比通胀率平均高超过2厘,第四季时则只高约0.7厘,即实质利率下降超过1厘,进一步推动消费及投资意欲,从而推高物价及资产价格。

    另一方面,2007年部分商品及服务的价格下跌,其中交通费全年平均微跌0.1%,电力、燃气及水费跌0.7%、烟酒价格下跌1.2%,耐用品价格则跌4.7%。这四项开支占综合消费物价指数的权重共19.05%,因而有助拉低整体通胀水平。

2008年香港的通胀展望

    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难独善其身,一般估计,2008年香港经济增长约5%,仍属稳健。大致上,2007年影响通胀的各项因素依然持续,且压力进一步增强,例如利率将进一步下降,实质负利率情况加深,人民币继续升值,楼价及租金稳步上升。此外,国际主要商品价格仍处高位,内地的通胀压力持续。影响之下,2008年香港的通胀压力较上年进一步增强,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国际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高企

    2008年国际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依然高企,加上内地雪灾影响部分食品供应,20081月内地食品价格按年上升18.2%,香港的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价格上升l5.6%。预计今年、尤其上半年进口食品价格仍然较高。是本地通胀的第一大压力来源。

2、住屋租金保持上升

    2008年下半年香港进入减息周期,预计美国仍将进一步减息,对本地楼市有利,市场预计2008年住宅价格的升幅约1520%。从过往数据分析,香港楼价与租金的关系较为密切,预计私人住宅租金将持续上升,仍为推动本地通胀的主因之一。另一方面,2008年全年再有差饷宽减措施,同时公屋也获减租1个月,可再次降低住屋的开支,虽有助缓和通胀,但压抑不了通胀上升的趋势。

3、政府减税退税

    2007/08年度特区政府财政盈余高达1156亿港元,特区政府决定进行较大规模的减税及退税措施,其中退还薪俸税124亿港元,退还中小企业所得税17.3亿港元,另向各类住户、弱势社群及长者派发现金或津贴,总额达数百亿港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通胀的压力。

4、输入性通胀持续

    美国的次按问题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难在短期间解决,美国楼市仍将下滑,令美国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继续受压,美元利率进一步下调,使美元汇价难以反弹;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预计2008年升幅较上年为大。在港元疲弱的背景下,预计输入性通胀压力不会减弱。

5、利率续降

    美国自2007年下半年至20082月已共减息2.25厘,且预计将进一步减息,联邦基金利率有机会从目前的3厘降至2厘或以下水平,港元利率也不可避免会继续下调。20082月,三个月期港元拆息稍高于2厘,比2007年第四季度的通胀率为低,使香港面对实质负利率的问题,预计情况将进一步恶化,继续刺激本地消费及投资,从而推高通胀。

6、公用事业加价

    国际油价近期突破每桶l00美元,由于成本上升,两家电力公司决定由2008年初起加价,分别加4.5%6%。同时,三家巴士公司已申请加价5.8%9%不等,正待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此外,政府已通过的士起表加价l港元,由20082月底开始生效。另一方面,地铁与九广铁路合并,铁路车费从200712月起下调4.7%,有助减低整体交通费用的升幅。但整体看,不少公用事业及交通费用的上调,将推高整体通胀。

    综合上述分析,2008年香港经济预计可保持约5%的增长,加上政府较大规模减税和退税,在这背景下,内部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国际食品及能源价格持续高企、港元疲弱,将继续使香港面对输入通胀的压力。虽然特区政府推出一些减免差饷等措施,但仍难以有效压低基本通胀。特区政府预测,2008年全年的整体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会上升3.4%。扣除一次过的减免因素后,预测基本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上升4.5%

料来源:政府统计处

 

 

 

 

 

附表: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内各主要类别升幅(单位:按年变幅%)

 

权数

2006

2007

2007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

食品

26.94

1.7

4.3

2.9

2.8

4,8

6.7

外出用膳 

16.86

1.3

2.5

1.8

2.0

2.6

3.7

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

10.08

2.5

7.1

4.4

4.1

8.2

11.6

住屋

29.17

4.7

2.O

2.2

1.O

0.7

4.2

私人房屋租金

23.93

5.6

4.0

5.6

2.0

2.3

5.9

公营房屋租金

2.49

0.1

-17.7

-31.7

-10.5

-l7.8

-l0.8

电力、燃气及水

3.59

2.1

-0.7

-1.3

-2.2

-2.7

3.4

烟酒

0.87

-3.7

-1.2

-3.9

-0.1

-1.1

0.5

衣履

3.9l

1.0

4.1

7.2

3.9

3.7

2.O

耐用物品

5.5

-6.4

-4.7

-5.8

-4.6

-4.2

-4.0

杂项物品

4.78

1.7

2.5

2.8

1.8

2.1

3.4

交通

9.O9

0.7

-0.1

-0.6

-0.5

-0.1

0.7

杂项服务

16.15

1.9

1.7

2.2

2.2

1.3

1.0

综合消费物价指数

100

2.0

2.0

1.7

1.3

1.6

3.5

 

 

 

(2.8)

(2.5)

(2.4)

(2.7)

(3.5)

注:括弧内数字为扣除去年2月的公屋租金宽免,以及去年4月至9月的差饷减免后的基本通胀率

资料来源:政府统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