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的《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


 
这个周末,读了北岛的《青灯》,重读了老六的《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
北岛生于1949年,老六生于大约1968年。北岛说“回想八十年代,真可谓轰轰烈烈.,就像灯火辉煌的列车在夜里一闪而过,给乘客留下的是若有所失的眩晕感。”老六说“那时,我们成长而没有长成”。
 
02年,闲着的李学凌和闲着的我经常在万圣书园碰上。某天,他说读了一篇特别好的文章《关于毛片的碎片记忆》,可惜那个时候的我不会上网,没法分享。
06年初夏,周筠来北京,在孔乙己组织了个饭局。神仙人物老六、表哥、蒋涛列坐其上。那时,我小人家已进化成网民,但浅陋不知老六,粗俗未读《读库》。
06年夏末,我从上海回北京,连误机带晚点,一共在机场呆了8小时。买了《读库0602》,读完一遍,又读了一遍。
07年,中关村十三不靠的一票人扎在美庐村吃江西菜,不知怎么杨子提起了老六,现场居然有六六粉5枚,于是六六粉们要求拨通老六手机,倾诉仰慕之情。手机传到刘韧手里的时候,刘韧说:“喂,你不知道我是谁,我特别喜欢你的文章……”
 
《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本准备象喝伏特加那样一小口一小口地来,结果终于没忍住,一气读到凌晨。醒来时,脑子里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那首老歌“想起来人生有多少珍贵时光与你爱的人分享”
从中学到大学,一天24小时,睡觉8小时,吃饭2小时,学习10小时。剩下的时间,全都是碎片。而发生在那些碎片时间中的碎片事情,电影、读书、足球、写信、买碟、评书、打架、毛片、电脑、泡妞和麻将,却成了回首青春往事时,最闪亮的时光。
 
横戈说:初恋的那个人是个载体。怀念初恋,其实是怀念自己当时100%倾出的心情。
老六的书里,电影、读书、足球、写信、买碟、评书、打架、毛片、电脑、泡妞和麻将都是载体,籍着这些,才有了朋友,有了世界,有了自己。
而这个周末,老六的书又是个载体,读着《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里的故事与心情,重温年少那些快乐的往事。原来,那些我们曾经以为无与伦比的体验,大家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