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纺织行业授信风险的若干政策分析


  一、外贸政策影响。近年来,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外贸政策调整,加之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国际贸易壁垒不断推出,对纺织企业出口产生叠加影响,使微利的纺织企业雪上加霜,处于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如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反映,出口退税率下调使该集团2008年减少利润1100万元。此外,6月1日欧盟开始实施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即REACH法规),将纺织过程中含有化学成分的染料、助剂、整理剂纳入监管范围,出口企业将面临技术、设备等方面提升的成本压力。据业内人士分析,法规的实施使出口欧盟产品的成本提高约5%。

  二、价格政策影响。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能源、农产品、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增长,而在结构性通胀的形势下,国内棉花、化纤等原材料上游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导致纺织行业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成为束缚纺织行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劳动力价格的影响较大,而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使得纺织企业劳动和管理成本上升。不少员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导致企业用工稳定性差,而要稳定员工首先要在工资上多支出。如某旅游用品公司反映,新的《劳动法》出台和实施,加上所在地劳动力相对紧张等因素,预计该公司劳动力成本将增加10%,该公司2008年利润将减少35万元。

  三、汇率政策影响。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较大,直接制约纺织产业的升级,目前的升值幅度已超出部分企业的承受范围,企业面临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下降、竞争力减弱和汇兑损失增加等压力,利润率普遍下降。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对纺织行业的主要影响:一是订单减少。由于存在对本币快速升值的预期,不少企业对产品进行提价,但国外客户难以接受,导致企业订单减少。二是经营效益下滑。由于结汇损失增加,使不少原本处于薄利或微利状态的纺织外贸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加。

  四、环保政策影响。一是土地资源、水资源供给环境趋紧。由于纺织印染是水资源的耗用,纺织用水量已居制造业前列,而水的重复利用率却落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二是企业节能减排投资和违规成本加大。纺织印染行业是污染大户,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普遍存在,综合治理成本较高。如某纺织印染企业一套污水处理设备投资就高达1000万元,占到该公司一期投资的1/7。为落实“绿色信贷”有关要求,各银行业机构严格准入标准,将符合国家有关节能环保政策作为客户准入的基本要求,实行“环保达标”一票否决制,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纺织企业实行严格禁入。

  五、融资政策影响。一是由于纺织业近年来盈利能力不断下滑,且该行业属于国家环保政策中的限制性行业,各银行业机构对纺织行业的贷款投放和管理更趋严格,规模小、附加值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纺织企业流动资金趋于紧张,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二是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高,还贷压力不断加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如某纺织品贸易公司向银行所贷的款项,因为利率调整导致企业一年须多支付利息200万元。三是民间借款需求旺盛,民间借贷利率随加息水涨船高,呈价升量增的态势。据调查,目前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年利率达到15-30%,少数短期拆借的资金加权平均年利率达到40-60%,而且采取预扣利息方式,实际利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