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悄然卸任外交学院院长
广为人们所熟悉的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不久前已经悄然卸任。知情人士透露,新任院长赵进军的内部组织任命已下达但尚未公开宣布,目前赵进军已经到任接手工作。
吴建民为副部级级别,任职驻法大使期间以儒雅风度广为人知。此次卸任是属于年龄到期的正常退职,其任职外交学院期间的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甚高评价。外交学院内部人士赞说“吴院长到任后极大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
现任院长赵进军也属于按惯例由部里委派,与吴建民颇有渊源,之前即是接替吴出任驻法大使。赵于今年二月底卸任回国,并在全国“两会”期间作为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会后选任为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
七月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访华时曾到外交学院演讲,赵进军以院长身份亮相参与接待,并介绍说,潘基文是从机场直接赶到外交学院的。略见其高层互动能力之一斑。熟悉赵进军的外交界友人表示,赵与继任驻法大使的原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孔泉、吴建民一样,均十分熟悉西欧业务,法语水平颇为了得。
赵进军为山东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73年以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职员身份踏入外交界,至今已经三十五年涉外生涯。期间先后担任外交部西欧司科员、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三秘、二秘、外交部西欧司副处长、一秘、处长、参赞、驻法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驻法国大使馆公使;2003年7月以外交部部长助理身份出任驻法国大使。
1939年出生的吴建民目前仍为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同时担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一职。外交学院现有两位副院长、两位院长助理。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吴建民简历
1939年3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届政协第三、四、五次和第十一届政协第一次会议大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1996年8月在任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大使时提为副部级。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被外交部录用,随后根据外交部的安排,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
1961年1月,被借调到团中央国际联络部;
1961年9月至1965年8月,常驻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任中国代表翻译。
1965年9月至1971年11月,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期间曾经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
1971年11月,作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派出的首批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赴纽约工作,直至1977年12月。在此期间,吴建民先后任三等秘书、二等秘书,主管安理会中东和非洲事务和联合国大会特别政治委员会工作。
1978年至1979年,在外交部北郊干校劳动。
1979年至1983年,在外交学会欧洲处工作。
1983年至1985年,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任国际政治处处长。
1985年至1989年,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任政务参赞(副司级)。
1989年至1990年,任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和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首席馆员。
1991年至1994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期间,1993年9月曾随同中国北京申办奥运会代表团赴蒙特卡洛出席国际奥委会有关会议,任代表团发言人。
1994年至1995年,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6年至1998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8年至2003年,任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期间参与安排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互访对方故乡,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我国国家元首与外国元首第一次互访对方故乡。
2003年6月,希拉克总统亲自授予吴建民法国荣誉军团(系由拿破仑1802年设立)大将军勋章,该勋章一般授予外国总理。
2003年7月,任外交学院院长。
2003年11月,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国际展览局是1936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吴当选为主席是第一个亚洲人,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第一个中国人担任此职。2005年再度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直到2007年11月卸任。国际展览局主席一届任期为两年,最多仅可连任一次。
2004年11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7年11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副院长。
2007年11月,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