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快乐决定权在我手上
两性关系脉
谈人的快乐与否,就不免要说男道女,论关系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性别课题。故而我特别设计一个与时俱进的两性关系脉络图,以便表明在每个人的终生学习中,这功课永远如影随形。特别是牵涉到男女情爱,不仅仅是了解自己就够了,如何理解另外一个性别,在我们两性教育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凸显出更加迫切的需求和实用性。所以,我还用自己设计的MQ(男性觉知商数)和FQ(女性情智商数),切入理解与尊重的大原则,以完善个人素养,试图让有情男女相知相惜,携手同行“乐活”大道。
那为什么分别采用男性觉知和女性情智的说法呢?这是我从事男性关怀工作十余年的心得逻辑:“女人试着理解男人,男人试着面对自己。”顺序不能倒过来,因为在父权社会中,男人没有弹性空间学习与女性共处,反倒是女性多元学习和参与各类人文活动较普遍,最终对于性别文化心理的觉悟能力会高过男性。加之近年来,女性在主导婚姻趋势方面最为明显,包括不婚、晚婚和离婚的主动权多掌握在女性手上,因此先从女性成长导入会务实得多。
换言之,女性只要多理解今日男人已非需要仰视的对象,而能真正平等视之,即能提高情智力,男人也得以解放传统的性别压力,才有余裕省思自己作为人的生命意义,进而觉知应该工作与生活均衡发展,和女性成为优质的生命伴侣。
通过个人完善,两性关系容易和谐共处,这就意味着无论亲情还是爱情,都可以避免许多恼人的纠葛,也才有快乐的情绪基础。所以追根溯源,先理清楚当中的千丝万缕,然后最终男人女人都学习回归做人的本质,则身心灵安顿,没有对别人的期待,也不会攀比出无穷的欲望,当然就走上简约、健康的乐活大道啦!
乐活要从感恩开始
看着邻居三年来忙着旧房装修和修水管,前后折腾了好几回,就想对我的水管们鞠个躬:感恩没让我烦这些事。洗衣服时,想着这台八岁的洗衣机还是任劳任怨地工作,又是一阵感恩。打开冰箱,里面食物充足,大多是朋友的爱心。嗨!不消说,还是感恩哪!总是心怀感恩怎能不乐活呢!“你有毛病啊!东西该坏的时候就坏了,你给它磕头也没用哪!”“是啊!而且这跟乐活有啥子关系呀?”
LOHAS在欧美国家实行十年,强调的是简约健康的环保生活,我则把它扩大解读为造就身心健康并兼顾环境保护的生活态度。譬如,正因为我惜物的习惯,所以用品很少“短寿”,总是“寿终正寝”。我也时时提醒自己要惜福不随便浪费,打包食物让物尽其用,所以物资始终丰富,后头也省了很多花费,能不乐活吗?
我们若摆脱攀比的习惯,只看自己有的,就会时时心存感谢。就如先贤早说过知足常乐这个不变的真理,而安贫乐道的颜回得到孔子赞赏,重点不在安贫而是乐道。道之乐不行走其间,是很难体会于万一的。所谓的道,只不过是人融于天地万物间,不分高下,没有独尊。总是敬畏谦卑,爱物惜福,自然会时而感恩所遇、所有,欲望更无从推升了。
因此,我始终认为乐活两个字是21世纪的最后救赎。原本大家都认为有钱人、年轻人会很快乐,恰恰相反,不快乐病正在这群人中蔓延,而更多自认为还在追求存活的,也忘了可能是在追逐欲望。乐活早就远离了人们。唯有觉醒到回头关注身心健康,爱护环境,并落实为一种生活态度,在点点滴滴中身体力行,才能找到乐活。
例如,先进国家有四分之一人实践乐活,他们以名牌为羞,能低调就低调,因为那只是个人爱好,跟炫耀无关。他们也不希望过度张扬经过商业炒作的品牌效应,因为考虑到这些都可能带动奢华风气以及伤害环保,勾引出人的物质欲望,进而无止境地消耗有限能源。
我们都知道,全球80%的财富和资源,是集中在20%的人手上。“不患寡患不均”,已非平等问题,而是人与环境的生存空间普遍被少数人严重剥夺。光说食物一节,这头浪费到整桌整桌地倒掉,那边孩子饿得皮包骨的画面,是我们一点都不陌生的。
为此,我们学习总是满足于所拥有的,就会油然生起感恩的心,一为四肢健全、衣食无虞感恩,二为家人平安健康感恩,三为无穷大自然供养我们阳光、空气、水和食物而感恩……当心怀感恩的时候,还会焦虑这个没有,担心那个缺乏吗?脸上线条都自然柔化到让人乐于亲近呢!试想,这个人的人际关系能差吗?会粗手粗脚地对待周遭事物吗?还会心里郁闷、恐惧担忧吗?
乐活正是在惜物惜福的感恩中全然体现出来,进而调动了许多良性动力,包括少用一次性物品、不做奢侈消费、随手照护环境、珍惜家人情感、乐于助人等等。无论个人身心健康还是环境持续发展都顺理成章,还需要到处买健康、买快乐吗?更何况,买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