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奥运担心”系列之——
飞人刘翔:你能再次一“飞”领先、再夺金牌吗?
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就是“重在参与!”。但更能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却是另一句话:“更高!更快!更强!”。每一个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都期盼着获得最好的成绩,并努力为此拼搏。中华民族在实现自己参加奥运会(1932年刘长春)、获得奥运金牌(1984年起金牌数逐年增加)、举办奥运会(08北京奥运会)的伟大梦想的同时,更希望能够在每一届的奥运会上夺得更多的奖牌。
四年前,刘翔以他飞跃110米栏的矫健的身姿和中国首枚奥运会田径金牌获得者、110米栏纪录创造者的身份,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随着08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刘翔却先后以可口可乐形象代言人、伊利健康大使、奥康形象大使等多家企业广告明星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媒体和人们的视线中。甚至有人撰文指出:《刘翔是运动员还是媒体明星?》、《是谁把运动员刘翔变成了媒体明星刘翔?》。
四年前的奥运会已经成为历史,四年前的奥运会金牌成绩也已经成为过去。雅典奥运会一结束,我们就期待着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有更佳的表现。几年来,我们一方面为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的骄人成绩感到自豪,一方面我们又在关注着刘翔这个奥运会110米栏金牌获得者的一举一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连我们自己都没有发觉,我们开始为刘翔担心,担心他能不能静下心来投入训炼,担心他训炼的时间能不能得到保证,担心来自各界的干扰会不会分散他的精力。很不凑巧的是,刘翔参与的、与专业训炼关系不大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随着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期日益临近,我们的担心愈加增多。
特别是近两个月来,世界多个国家运动员的110米栏的成绩不断刷新,就连刘翔的纪录也被人打破。还有更多的运动员表示要在北京奥运会上与刘翔展开竞争,一决高下。
分析来分析去,我们都为刘翔捏一把汗。
刘翔已经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惊喜,但我们中国人更希望“好事成双”、“决战决胜”。我们对刘翔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当一个民族把某一个目标寄希望于某一个人的时候,其每个人所承载的压力都不会轻。
飞人刘翔,你能像四年前一样,再次一“飞”领先、勇夺金牌吗?
我们在暗暗为你担心,为你鼓劲!
还是那句话: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聂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