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世界之到肯尼迪宇航中心


7月22日  到肯尼迪宇航中心

       

我和NASA里身穿宇航员服装的工作人员的合影

纳萨是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的简称。今天一大早,我和小文、芦淼到租车店,租了一辆租金最便宜的车(灰色的雪佛兰。每天49美金,外加第三者保险12美金。车况很好。),早8时出发,到200公里外的纳萨去。

关于纳萨,应该能写多一点东西。只是目前我手头的资料有限,恐怕说的不准,给大家添乱。详尽的情况等我以后回到国内,再慢慢来写吧。

纳萨的门口,有各国文字的资料,但是遍寻不见中文的。我们向工作人员询问,得到的回答是:这里从来没有中文资料。因为很少有中国人到这里来。

我不知这说法是否准确。总之,令人不快。

天气很热,到处翻卷着乌云。这里据说每天傍晚都会有雷雨,天上不时有闪电划过。我们乘坐发射中心的大巴车,在各个发射塔之间往返。

看一个资料片,回顾的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始末。其中有一段影像,说的是从阿波罗1号开始的研发历史。镜头上出现了三位身着宇航服头戴宇航盔的宇航员,目光炯炯微笑着,牙齿雪白。时间推移,彩色的头像慢慢地暗下去,牙齿渐褪为灰色,最后整个人变成了黑白。原来这是三位驾驶阿波罗1号飞船的宇航员,因发射失败而全部遇难。接下来还播出了一些发射失败的片段,有的凌空爆炸,有的偏离轨道半路歪斜,有的干脆无声无息不肯升空……人类走向太空的路程,是如此充满艰辛危难。

我们登上了第39号发射架,据说今年年底前在这个架子上,要有一次发射。四下眺望,整个纳萨沼泽遍地绿草茵茵,好像一个庞大的自然保护区。到处可见一种体型较小的白色鹤,在悠闲地漫步。我们的灰色雪佛兰在早上进入纳萨前,突然在公路上看到很多车辆缓行甚至停止,似乎在给一位重要人物让路。待我们开过去的时候,看到一只穿山甲慢吞吞地横过马路,完全目中无人。我们还在公路边的水塘里看到了鳄鱼,草地上蹦蹦跳跳的松鼠……

      

我在NASA门口

在宇航博物馆,看到月球车,还有一些不同规格的舱。包括太空宇航站……我最突出的感觉就是——里面的地方可真小啊!连航天飞机,也只有一般的中型飞机大小,根本不能和大型客机相比。(我不知道最新的航天飞机是不是个子大一些了?反正做展品的这一架,不大。想想也能明白,太空中每一克重量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当然是充分利用空间,节约重量第一。)。有一个体验舱,是宇航员们进行训练时用的,普通的参观者也可以钻进去一试。舱内极小,芦淼身高1米8多,个子大,挤进去的时候说简直要骨折。我好不容易把自己的身体安顿妥帖,抬头看看四周的按钮、指示灯,密如星斗。舱门关闭,一种惨烈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觉得自己被没有生命的仪表和机器包绕,没有窗户,没有人烟,生息皆无,陪伴自己的只有怦怦心跳。与世隔绝生死未卜,想来真是对心理和生理的巨大考验。

     

                             我在宇航员着陆训练舱里

看到了从月亮上带回来的石头,似乎和地球上的石头没有太大的区别。

最后看到一架很奇特的车辆,大小约像十几座的小客车,体型像炮弹壳,头略尖,表面漆成银白色,非常光滑,反射荧光。车肚子不是轮子,有复杂的支撑系统。询问的结果说这是一辆模拟的火星登陆车,可以进入体验。我看到一对黑人父子钻了进去,火星车关闭舱门后,开始七扭八歪的颠簸。说“颠簸”真是客气了,简直就是“颠覆”,头部和尾部都快摇晃散架了,然后还有左右上下的打滚式摇摆,看的人直犯恶心。大约5分钟后,那对黑人父子脸色更暗地走了出来。

    

                         我在空间站模拟演示器前

小文和芦淼决定钻进去一试。我知道自己的平衡器官简直就是反动派,还是想以“拼死吃河豚”的精神,也尝试一下。后来细一看规定,说是有高血压的人不可进入,只得作罢。

他们俩不晕车,出来之后说,恶心欲吐的感觉还不算是最严重,想吐,但终究没有吐出来。

     

                      我的背后,是阿波罗火箭巨大的推进器口

 

     

                     在阿波罗13号发射基地的演示大厅里

我吃不准将来宇航员上火星,真是要碰上这么多峥嵘的大石头和深陷的凹地吗?还是找块平坦的地方降下飞船吧,不然宇航员一钻出登陆舱,也许头晕目眩眼花缭乱,真会看到火星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