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奥运担心”系列之——排除杂音干扰,精心办好奥运
最近几天,笔者先后读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来自新华网博客的独家文章:《找到这个国家的问题:3万外国记者在京报什么?》,文章说,有不少于20%的西方记者不是为了即时、客观报道奥运会和中国而来,他们总希望能在中国发现一些令西方人“感兴趣”的东西,甚至还有人盼望着在这期间中国能“发生”一点什么。仿佛只有这样他们的“料”才有味,他们才能交差。
另一篇是来自人民网的新闻报道:《奥运热情被诬“公关表演” 各种努力遭到逐一嘲笑》,文章列举了国外一些媒体对中国举办奥运会所付出的努力的歪曲报道:
《洛杉矶时报》:“每个人都想给重要客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是这些天来北京的做法就像是一出‘极端翻新’的大戏”,而且“北京的翻新改造不仅局限于建筑方面,政府还努力培养‘新的和改良的’人口”,北京“努力提高人们的行为举止以与这个打扮一新的城市相适应”。
印度拉迪夫网:中国“为北京奥运会进行的大规模筹备和高昂花费引起了人们的质疑。这是一个假装的和谐和快乐”,“中国做出巨大努力来使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美,但中国的表现有点像是一个‘过分热情的公关公司’”。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仅剩三周,人们在日益担忧,中国广泛的安全措施,最终可能会让这场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乐趣全失”。
还有法国、德国等媒体似乎都同时生出了同一双“慧眼”,不约而同的发现了北京奥运会的“许许多多的重大问题”。
中国人历来“耳朵底子软”(其实,这是源于中国人的正直、善良),我有点担心我们中国人这次又要犯同样的错误,一听到一点不同的声音就反复检讨自己。而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过错,问题出在形形色色的看客身上,他们有的戴着有色眼镜,有的以己之腹度他人之心,有的看到中国发展如此之快心理失衡,有的看到北京奥运会筹备如此成功心里泛酸,有的害怕中国强大可能造成威胁,所以总要“鸡蛋里捡骨头”,惹出一些是非来。正如谚语所说“人上一百,七洋八色”(中国谚语)、“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西方谚语)。
西方对中国的“另类眼光”不自今日始。过去我们国家贫困,他们说我们落后,瞧不起我们;后来我们致力发展,他们又说我们乱,七嘴八舌,说三道四;现在我们经济腾飞了,他们就更气坏了肚子、气青了肠子、气绿了眼睛,习惯了哇哇乱叫的他们,怎么能按捺得住狂吠的本性?
让奥运会圆满成功是最大的大局。为了确保这个大局顺利,我们可以挺起腰杆子做事,无论做什么都理直气壮。花多少钱、有多少志愿者、采取什么安保措施那是我们自己的事,只要他们有劲,尽管哇哇叫好了。
让我们记住毛泽东和鲁迅曾经说过的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兴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聂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