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基层银行机构员工对合规建设的认识与理解


  什么是合规?也许大多数人会这样回答:嗨,合规不就是按照所在银行规章制度一条、一句、一字的操作,就是合规了。这个答案可以说并没有错误,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答案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

  在过去,我们只是把“合规”简单的理解为“照章操作”,注重在规章制度、操作环节、操作人员上设卡,缺乏对员工合规意识的培养,也未对合规形成一整套在制度、在方法和在工具上的支持。近年来,大量合规失效的案例足以说明违规风险正逐渐成为各家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从查处的结果来看,合规失效问题严重,违规操作、有章不循者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不完善,导致内部制衡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也有。在这种情况下,合规风险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比一般风险要大很多。其根源正如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所言:当前几乎所有中资银行仍只是“部门银行”,而不是“流程银行”。所以,我们必须把“合规风险”放到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同等程度来重视。

  那么,怎样才能算合规呢?我想合规不但是银行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其内涵不仅包含各种规章制度,还包括诚信、正直等道德价值标准或行为操守准则。建立有效的合规文化能够将合规问题消除于无形之中。所以,银行业机构日前开展的合规主题征文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把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中,使每位员工都能“常念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如今,各银行业机构的决策者已经认识到了合规文化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的银行成立了合规部,配备了合规员;有的银行颁布和实施《合规政策》和《合规工作管理办法》;有的银行建立了合规问责制。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经营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合规工作做到了有据可依,而且为合规文化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个人以为:合规作为银行业务经营的一项基本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应覆盖到每一项业务环节上,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心中,不仅要做到“有规可循”,还要做到高层发动、基层响应,由上至下垂直落实,使每位员工都成为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推动者,在全行推行诚信、正直的行为准则,确立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员工提供最佳发展机会的战略理念,培育员工合法合规意识,创建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主人翁精神,建立富有持续竞争力和建设银行特色的企业合规文化。

  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看到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银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看到业务经营中任何环节的差错都可能给银行带来不可言语的损失。一个期指交易员,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推向破产,更何况我们呢?因此,唯有合规经营,银行业机构才能让储户放心;唯有合规经营,银行业机构才能赢得股东们的信赖;唯有合规经营,银行业机构才能走向未来;唯有合规经营,银行业机构才能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