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推出的黄金时期来临


 

股指期货推出的黄金时期来临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今日已经18个年头,市场制度正在逐渐趋于规范化,完善化,而市场本身则应更加理性。但是,截至今日为止,上证指数却一度连续重挫,一口气跌破2900点、2800、2700点三个整数关口,“中国股市崩盘说”弥漫于中国股市的各个角落。不久前证监会官员就股民发出的救市呼声作出了谨慎回应——“不会出台政策阻碍市场发展”,无异于给了本来亏损累累的投资者们迎头重重一棒。笔者认为,为了让我们的证券市场更加完善,2400—2600点一线,将是推出股指期货最好的时机。

 

    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实际情况是,目前中国大陆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14%,远高于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25%,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仅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上涨了4.2%,很多人预计今年的涨幅在10%左右,这样即使不做任何投资,国际资本只要把钱转移到中国存进银行,就能得到稳定的(低风险)高回报(收益10%以上)。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季度宏观数据的佐证。央行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682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9.9%,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539亿美元,同比多增182亿美元。扣除外贸顺差(414亿美元)和FDI(274亿美元)之后,一季度外汇储备增量中不能被解释的部分仍然达到851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比重的55.3%,这充分表明了目前中外利差倒挂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使得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由于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增加、美元走软、预期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直到2008年4月10日首次“破七”。一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处于升值通道中,而且进入2008年以后,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截止到2008年4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首次跌破人民币7.0000元,美元开盘报人民币6.9920元。反过来,人民币升值又激发了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冲动,使外汇储备、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增大,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使人们对央行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外资进入中国的冲动更加强烈。由此可见,央行加息、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增加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金融领域运行的突出特征,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不断累积。股指期货作为一种以指数为标的物的带有做空机制的投资品种,在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被广泛的运用,而我们的证券市场缺少的正是这种用于回避系统风险的做空机制及其产品,股指期货的推出,在国际游资疯狂流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无疑是最好的避险工具。国内恶性通胀加剧后,从6124点开始,指数一度出现过度投机状态,这种情况下继续选择做多,肯定是一种极度危险的自杀行为,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时,股指期货的推出都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工具时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即使投资者出现近期这种严重套牢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去做无谓的补仓,只要卖出相应的期指合约即可抵消相应风险。

 

    股指期货能够有效的平衡市场,但具体推出股指期货的黄金期究竟在何时——根据国际市场以往的经验,“股指期货上市前涨、上市后跌”有多次验证,逻辑是这样的:股指期货上市前,以基金为代表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为了取得指数的话语权,会“抢筹”大盘蓝筹股,进而推升指数;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机构投资者可以在现货市场沽出获利盘,同时在期货市场进行卖空操作,以获得双倍的收益。股指期货一度延期,大盘指标股估值偏高,那些提前建仓、大量抢购大盘指标股的机构就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于是机构减仓,跟风者也加入抛售行列,导致大盘急跌。接近管理层的人士透露,最初推出股指期货时,没有设想它具有调控指数的功能。但面对已经产生的市场预期,管理层已注意到股指在之前屡创新高中蓄积了巨大的做空动能,因此不希望在股市高点推出股指期货,以防加剧股指下跌,造成大量散户被套。也就是说,现阶段,正是推出股指期货最好的时机,系统风险已充分释放,机构投资者无需为高高在上的指标股去买单,散户投资者亏损累累,平均亏损幅度达70%,更有甚者损失本金的比例超过90%,原来存在的1:2:7的平衡早已打破,九成投资者都处于重度套牢状态,与6000点时疯狂赢利时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此时急需有人救市,对于机构来说只需要花费前期一半以下的成本,即可轻松掌握指数的话语权。而大量资金进入指数股中,必然引起指数的上涨,甚至有可能激发整个市场的热情,无形中为重套的中小投资者带来一些安慰,虽无救市之意,却行救市之实。

 

    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一路走高, 10月16日达到6124点,连创历史新高。但此后,股指一路走低,截止到2008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为2736点,下跌3400多点,跌幅超过50%,是今年以来全球跌幅最大的证券市场,与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有关。随着股指的大幅下挫,沪深股市总市值也急剧缩水。2007年11月5日,随着中国石油(601857)的上市,沪深股市总市值一度达到33.6万亿元,但随着股指一路下滑,目前两市总市值约为22万亿元,缩水11万亿元,蒸发速度之快为世界罕见。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后中国大陆股市与世界股市关联度已经达到了60%左右。 此轮牛市从2005年6月份破千点后被迅速拉起,开始了本世纪的牛市行情,最大指数涨幅达到了6倍,个股甚至出现了几十倍的股价上涨,如果在当时6千点以上的位置推出股指期货显然将为机构投资者增加成本和压力,但如果在现在的2400-2600点附近位置推出,将有效的平衡市场,也为机构的场内资金提供了对冲避险的有效工具。

 

    这次中级调整从指数上有效的消化了市场普遍对于高指数的担忧,在2600点下方短期内已无风险可言,让之前大幅上涨的个股有效的回归到了合理的估值中。很多大型投资机构也急需管理层加紧推出股指期货,能够尽早提供给这些机构投资者有效的避险工具,但如果不能尽早推出有效的避险工具,这将与我们建立完善的中国证券市场背道而驰,所以在目前市场已经急需为机构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时候,“股指期货推出的最佳时期”已经明确。

 

    股票市场国际化的需求也迫使我们的管理层推出股指期货,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一方面,境外投资者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他们有规避风险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股票市场可能会加大市场的波动甚至出现大幅度的涨落调整,股指期货市场不单是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需求,以吸引国外资本,也是在开放条件下稳定股票市场的需要。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只有单一的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缺乏非上市股票的柜台交易市场和机构投资者需要的第三、第四市场,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者、资金供给者的需求,不完善的市场机制难以使筹集资产、配置资源等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今天,政府未来预计可能会采用连续加息的手段来调控市场,因此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表应该尽快,尽早的让我们的投资者找到避风港,股指期货推出的最佳时期即将出现,为了中国证券市场更加规范更加完整,我们强烈呼吁管理层能够采纳我们的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为早日完善中国证券市场,早日与国际接轨,使我们的股市成为成熟市场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