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应从拯救房奴开始


08年上半年的楼市动荡不安,也贡献了不少新名词:拐点论、见底论、断供、猪坚强……囧囧无神的地产商甚至用“俯卧撑”吸引眼球,一时间把我也雷倒了。:)

于是乎,习惯享受暴利的开发商们率先坐不住了,纷纷出来呼吁政府救市,一些专家和所谓的专家也都出来大喊救市,投资踏空的炒房客也大喊救市,不明真相的人们也稀里糊涂的跟着喊救市。于此同时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引起了一场空前的激辩。

我们先来看下房子的属性把,现在的房子不仅仅是满足安身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演变成一种投资的半金融产品。

当不存在炒房现象的时候,房子是一种供出售的商品。开发商出售房子,得到利润。这时候的关系很简单。就像普通商品一样,有其自身的市场规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当房子的价格慢慢上涨,超出人们承受的购买力时,市场惨淡,观望气氛浓厚。因为中国有钱人还是少数,买房的主力军都是中产阶级。当房价快马加鞭的时候,他们只能望尘莫及。这时候就是开发商着急的时候,所以价格就会向下慢慢波动,波动到了合理的区间,顺应了市场购买力时,成交开始活跃,开发商又有了客观的利润,过段时间,随着利润的增加,市场的好转,房价会再次慢慢上扬,又会逐渐超出人们购买力。接着再降价……。市场调节是一个自身的调节过程。可以使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会向着良性的方向进行自我调整,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

当房子作为理财产品的时候,其属性可以等同于股票、外汇、期货、黄金等,既然是投资产品,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这句话同样也可以用于楼市。没有一种投资产品会只涨不跌,也没有一种投资产品一下跌就被喊救市。以前只要花点首付款买一套房子,然后捂一阵子出手就可以赚个几十万元的日子不见了,随着楼市的日趋理性,投机的人越来越少,真正剩下刚性需求买房自住的时候,市场就会更健康。所以投资产品有自身的风险性,政府也不便过度干预。

降价,最先坐不住的就是开发商,他们等不起的就是时间,时间可以把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耗尽财力,退出市场。大企业也会深受影响,利润下降。所以,地产大腕们在努力制造一种舆论氛围,即楼市已经最低点了,不可能再低了。或者强烈呼吁政府出来干预,救市,无非就是想一方面政策放宽,信贷不再紧缩,自己的资金链不至于断裂,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另一方面也打消人们观望的念头,纷纷置业。炒房客大声呼救,因为他们高位被套,自己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或者利润大打折扣,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

这时候,最善良的房奴是最真实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比那些大企业差。大多数人忍受着价格下跌的痛苦,反对政府就是,就是他们相信,自身调节之后,市场会理性,这对于社会才是最重要的。房价下跌了,最先受害的人,就是这些高位买房自住的房奴,社会的中产阶级,也是当今社会的顶梁柱。很不幸,他们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不合适的环境下,置业了,并且还是第一次置业,倾注了全部积蓄或者东拼西凑,换来了首付。光荣的加入到房奴大军,还没高兴几天,猛然间房间房价下跌了,银行贷款超出房子本身价格了,被雷雷了。

房价下跌,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买房个体自己的事,这种风险只能个人承担,银行就没一点责任吗?可以说负资产的出现,是一个悲哀。自己用银行贷款买了房子,因为没钱还月供,房子被低价拍卖了,您还得换银行差价。倾家荡产,还拖欠巨资。总之,吃亏的总是个体。开发商和炒房者怎末亏随,怎末做俯卧撑,怎末自比猪坚强,也远远达不到负资产的程度。

愚以为,当务之急,政府不需要救市,让市场自身调节即可,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适当出手。政府最该关心的还是那些最善良的、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房奴们。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