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风险和机会的平衡


  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讲究平衡的,比如在环境方面:人们在为了获得物资享受,竭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加速开采石油资源以获得动力来源,使生活更加快捷舒适,但却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有限的天然资源逐渐减少,以致于原油价格飞涨,整个世界陷入了能源短缺的恐慌之中。又比如汽车所具有的两重性,人类发明了汽车,使出行更加快捷,工作和生活效率明显提高,但越来越多的汽车,却造成了能源消耗过渡、环境污染严重、道路过度拥挤。显然,不顾客观存在的平衡规律的要求,一味地加快汽车业的发展,危害是极为严重的。

  其实,即便是在人们求职、择业的问题上,平衡规律也是必须要面对的。最近我在网上和一位智虹学校的学员聊起了这个话题,就感触颇深的。这是一个教育背景不错、很有活力、综合素质很好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了三年,经过实践的磨炼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很得领导的信任,工作也很稳定,收入虽然不高,但还是很有保障的。现在的她工作很是轻松,没有压力,但也总是有些不满足。因为工作上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享受不到那种赢得挑战之后的快乐。因此她的内心有些不安分了,想过跳槽,但临到具体抉择时,又有些下不了决心。我给她的建议是,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能又要轻松自在,又要丰富充实,这是个矛盾的两方面,不可能兼得啊。这其实是个有关人生价值观的问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就那么几十年,如果不珍惜,很快就会过去,那一定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作为年轻人,真正的享受是在紧张的工作岗位上,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享受创造价值的过程。如果认同这个价值观的话,那就要下定决心,原来的单位如同“学校”你已经毕业了,该学习的你都学到了,再呆下去是“留级”,毫无意义。至于那些好处,其实是你追求更高层次生活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啊。

  在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抉择太多了,比如你到外地上大学,那里的生活条件一定不如家里好啊,又没有家人的照顾,你能因此就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吗?在工作的选择上,明确目标、搞好定向、科学规划是最重要的,一旦目标明确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不管中间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也要无怨无悔。只有这样的态度,才可能赢得职场的成功,并享受到职业、奋斗、人生的快乐啊。当然在进行这样的选择时,自己由于身在其中,对有些东西的取舍和认知可能会不很清晰。因此,应该善于向别人求助,因为旁观者清嘛,你的困惑在明眼人那里其实是很简单明了的事情。同时,年青人的这些困惑对于那些年长一些的过来人,在很大程度上根本不构成问题,这就要建立一个沟通的渠道,使更多面临选择困惑的年轻人能够有效排除职场中的各种心理障碍。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智虹职业培训学校才为学员们开设了职业生涯咨询的服务项目啊。

  在选择的过程中,如何看待收入和待遇的问题,也是困扰这些可爱的年轻人的一个很主要的方面。比如,现在的单位工作虽然很平淡,自己觉得很乏味,但收入和待遇状况还不错。而到一个新的单位,自己要从头做起,如果是业务岗位,还要接受不高的底薪标准,承受按业绩提成的工作压力。在这样的反差情况下,跳槽究竟值不值呢?我的观点是,选择新职业的重点首要的不是看眼前或暂时的薪酬标准,而是应该分析这个企业是否具有很好的成长性,企业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企业领导及员工团队的凝聚力是否足够强?自己拟从事的新工作职位是否是自己喜欢和适合的?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里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答案都是正面的,我认为,即便底薪标准低一点,暂时的收入水平也许还不如原单位,也是应该义无反顾地迈出这一步的。

  理由是,只要企业的成长性好,你对自己综合素质及学习能力有信心,经过一段的适应期,未来的发展空间一定是很大的,收入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潜力的。由于这里的薪酬标准没有天花板,因此只要你努力付出,在充分享受职业快乐、领略人生价值实现过程的美好的同时,收入状况也绝非原来固定收入尚可、但提升空间有限的状况所能比拟。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项职业机会的选择,都有程度不同的风险如影随形,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年轻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与风险抗争的过程,要想不冒任何风险,成长也就无从谈起啊。即便你不做新的选择,其实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你的这个不选择的选择,将意味着你的内心将长久地挣扎在平淡与乏味中间。如此看来,权衡利弊,进行新的职业选择应该成为必然。由此看来,职业的选择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掌握好风险与机会的平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