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回答人家,说我儿子的名字叫“郑宇轩”时,不少人称赞,“名字起得好,不愧是大学教师!”但实在是惭愧得紧,这名字是我老婆给他起的。生下儿子回家后不久,她就拿出字典,一页一页地翻呀翻地,寻思给儿子取什么名字好。而我,在这方面向来不怎么在乎的,名字不就是一个代号吗?只是用来称呼方便而已,用得着这么较真吗?比如说我现在的名字“建仁”——“贱人”,多难听啊。尤其是学生挤眉弄眼、不怀好意叫我“jian ren老师”的时候,我也不过一笑了之而已。
或许由于这名字比较难听,所以很少有人取这个名字,google一下“郑建仁”,只有4,000多个结果;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选择“作者”项对“郑建仁”进行检索,发现除了福建省仙游县人民医院一位同样叫郑建仁的副局长发表的一篇《33例青年人胃癌分析及误诊讨论》论文外,其他论文都是我发表的(其中有3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收录)。尽管不多(醒悟得太晚了,估计从今以后会有飞速的增长),但单以数量论,现在已占了全恩平市的1/30左右(全市有48万人口),占了全校的60%左右(20几名教师),在江门五邑地区电大系统,也应该可以排在数一数二的位置了。
但看着老婆那认真的神情,又不忍打消她的热情。当她拿出几个名字征求我的意见时,看到“宇轩”二字,我马上眼睛一亮,说:“气宇轩昂”,好,就用这个名字。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备选名字的,但去电脑上一测,“宇轩”的名字,有90多分,而另一个只有80多分。于是,“宇轩”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现在百度一下“郑宇轩”,找到相关网页约6,910篇;google一下“郑宇轩”,有相关网页约8,490项,说明这个名字早已有之,当然同名同姓的,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其中有一条题为《北京银行10岁股东郑宇轩身价近三千万》报道,让人看了惭愧不已,但愿儿子长大以后,不要埋怨他老爸我没出息:人家10岁时三千万,而我,给他3万或许还可以,但30万可能就没办法保证了。
再同样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选择“作者”项对“郑宇轩”进行检索,发现只有同济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郑宇轩老师发表了3篇论文。尽管他的数量远比不上我,但在同济大学任教,还是比我有出息。也希望我儿子,今后至少要达到这个高度,否则老爸我的博客日记,就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