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话,用在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也从某个方面说明中国电信业改革的艰难和其中的辛酸。
从官方和专家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电信改革,都是为了能够在中国形成有效的电信市场竞争环境,打破垄断,扶持新兴力量,每次改革措施的出现也都是围绕的这个主题进行的,只不过差别就是在具体的改革方法和效果上。
中国的电信改革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的阶段: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1999年移动业务从中国电信分离;2002年中国电信南北分拆;2008年重组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
表一:中国电信史上的重要改革阶段
重要阶段 |
改革初衷 |
改革效果 |
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 |
打破中国电信业的垄断态势,形成与中国电信的竞争。 |
在中国电信业内打破了一家垄断的局面,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是,联通的竞争力度还有限。 |
1999年移动业务从中国电信分离 |
进一步打破中国电信的业务垄断,形成业务专业化发展。 |
形成了寻呼、移动、固化等业务专业化发展的局面。形成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竞争局面。 |
2002年中国电信南北分拆 |
进一步拆分中国电信,在固网引入有效竞争。 |
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同时造就了中国移动的发展。 |
2008年重组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 |
根据当时的竞争格局,进行业务和运营商之间的组合,期望形成有效的竞争主体。 |
我们试目以待!! |
来源:Frost & Sullivan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以前进行的电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一个字:“分”!目标就是把原来独家垄断的、强大的中国电信给逐步的分拆,形成几块能够竞争的业务群。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寻呼业务成为昙花一现,让模拟通信成为过客,而让固网电话成为垂暮,独独移动通信成为朝气蓬勃的壮汉。
同时,为了培养中国联通这个全业务的运营商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给与它多种业务经营的权力,结果,在多种业务的诱惑下,中国联通全面出击,最终却因为出击点过多而没有顶住专一作移动通信的中国移动,也没有从专一作固网通信的中国电信手中分得一杯羹。
总结中国电信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经验,或者是教训:
1) 新生力量是要给与大力支持的。就像中国联通成立一样,通过政策、业务归属划分等手段,增加其力量。我们目前的TD-SCDMA的发展就需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2) 在新兴力量没有达到目标时候,不是简单的把强大的对手进行分拆,而应该具体分析新兴力量没有达到目标的真正原因,进行有效的扶持。这次电信的重组没有把中国移动简单的分拆,表明我们的改革在成熟。
然而,这次重组虽然没有像以往那样把强大者进行分拆,但其目标依然是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所以,这次重组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移动的一家独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