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所以,实际上,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首先面临的还是财务安全问题.没有财务安全,何谈财务自由.那我们如何解决财务安全问题呢?
财务安全问题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人而言的.幼儿、青少年以及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的生存,主要由父母或社会救济来提供保障。那有劳动能力的人是不是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财务安全呢?答案是显然的。非也。因为现实中入不敷出者很多,甚至出而不入者也很多。财务安全依旧是许多人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当事人自身的原因。前面阐述过,每个人出生的环境是无法选择的,这就导致每个人所具备的成长发展的条件存在天然的差异。这是客观的因素。同时每个人的勤奋努力状况也存在差异。这是主观的因素。当这两个差异组合到一起的时候,每个人所能获得的劳动能力就会有更大的差异,从而导致每个人的具体生存状况的差异就更多了。人生百态不过是这些差异的具体呈现。
天然的差异我们无法改变,但主观的努力却是可以做到的。我们要实现财务安全,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自身的努力。当然,由于天然的差异导致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所拥有的前提条件不同,因此每个人实现财务安全的难度也不同。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这种不同,要认识自身的独特性,要避免和别人去攀比,要从自身的现实条件出发去追求财务安全。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自惭形秽或者怨天尤人。要对自己通过努力实现财务安全充满信心。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呢?因为在这方面,许多人受社会世俗思想的误导,形成了攀比的心理。社会世俗的评判标准往往只看结果,不看前提和过程。在不同的发展前提下,我们怎么能用统一的标准评判每一个独特的个人呢?这种攀比心理所引发的欲望需求是推动社会财富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这里不做过多论述。但的确是一个简单却被绝大多数人忽视的事实。这种财富增长方式,更容易加剧财富分配的分化。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平均收入水平虽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但财务安全程度却未能同等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也还无法解决社会财富分配的机制问题。因此我们更多只能从自身的思想观念和勤奋努力层面来提升自身的财务安全程度。
总的来说,实现财务安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为开源,二为节流。开源是根本,节流是保障。开源就是要增加收入,节流就是要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的方式有许多,但我们只能从自身既有的条件出发,我们的性格,我们的所掌握的技能,我们的兴趣爱好等等。每个人都会有某种比较突出的能力。如果能尽早发现自身的特长所在并努力在这个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我们增加收入的机会就能大幅提高了。关键是要培养某种社会需要的技能,并且形成竞争力,也就是在这种技能方面要比大多数人做的更优秀。只要我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来提升某一种技能,那我们就更容易在这种技能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当然,现实中,许多时候我们往往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惑,但为了真正实现财务安全,我们需要坚持。我们比别人有更多的坚持,我们就将比别人有更早实现财务安全的机会。
培养出了核心竞争力,我们就能比大多数人更早实现财务安全。在实现财务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向着财务自由的目标前进。财务自由就是指我们的投资收入能覆盖我们的日常支出。那我们就需要学习或了解有关投资方面的资讯和知识。当代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因此学习的方式和途径有许多。只要我们愿意花一点时间就行。当然,我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学习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是一种选择。我们通过专业投资顾问进行投资也是一种选择。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但不管我们选择哪一种方式进行投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投资是有风险的。我们必须具备控制风险的能力。这也是进行投资的必要前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宁愿选择风险较低的品种,比如各种债券或稳健型基金。如果我们风险控制能力比较好或者找到了风险控制能力很好的投资顾问,那就可以投资一些风险收益比较高的股票、期货、外汇、房产等品种。还有就是实业投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投资方式。可以是创业型的实业投资,也可以是参股型的实业投资。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特长。
总之,无论进行怎样的投资,控制风险是首要的。否则就背离了我们通过投资实现财务自由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