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时评之三:可以有胜负心,不能没有荣誉感
中国国奥队又输球了。
这已经不是新闻,是新闻的是,中国国奥队似乎很强大,用9个人迎战素有欧洲“红魔”之称的比利时队的11个人,结果,少1个人,输1球,一共输了两个球,0:2。
作为一个球队,特别是一个看重国家荣誉的大国球队,输球没有关系,但不能输人。什么叫输人?有与运动员无关的输人,比如利用东道主之便在裁判上做小动作,赢了比赛,但不仅会输人,还可能输了国家。若干年前,有一届奥运会在亚洲举办,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其中之一,是一个美国拳手在击倒东道主拳手,并让其爬不起来之后,反而被判失败,金牌给了那个躺在地上的人。美国那位拳手多年来一直在上诉,但没有结果。
昨晚中国国奥队输的不是这种人,是运动员自己输了自己。谭望嵩抬脚踹人,郑智肘击对手,先后被红牌罚下。踢人的本事比踢球大,肘上的工夫比脚上的好,一直是某些中国足球队员的独门暗器。这种恶少习气通常是被惯出来的,怎么惯的?当然是被当作“小皇帝”惯出来的,在家里被父母惯,在国内球场上被裁判惯。中国某些足球俱乐部队一出国就输球,但常常能赢那些来访的世界著名足球俱乐部队。一次,巴西某冠军队在北京被赢了后,其教练大发感慨:难怪他们在自己家里老赢球,原来他们是12个人(包括裁判)踢11个人,这样踢,中国足球是踢不到世界上去的。
这回好,中国足球到不了世界,世界到了中国。值得自豪的是,中国这次没有利用东道主之便,用12个人去打11个人,而是用9个人打人家11个人,虽然输了,而且有点“输之不文”,个别中国球员在场上使用了不规范的武打动作;但是毕竟没有“胜之不武”,没有选择用一只把别人的进球当气泡那样吹掉的哨子。
作为中国代表团形象大使的姚明,就深知这关系到国家和运动员的荣誉,他在率领中国男子篮球队与美国梦八队论剑之前,说了一句值得玩味的话:
“假如中国队胜了美国队,我就退休。”
这是把国家的荣誉看得比他自己的职业生命还要重要。在美国NBA赛场打了几年球,他知道按照实力,中国队是不可能战胜美国队的,如果真战胜了,无非两种情况:要么是用不正常手段赢了,包括给美国队吹黑哨;要么中国队超水平发挥,美国队完全不在状态。如果是前者,国家和他自己的荣誉受到严重伤害,没有脸再到美国打球;如果是后者,当然是喜出望外,战胜美国队可能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大梦想,既然梦想实现了,即使马上退休也值得。
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和一个有尊严的国家,都会把道德荣誉看得比竞赛胜负重要。胜利带来暂时的荣誉,不正当的胜利,则会带来不容易被洗刷的耻辱。曾经服用过兴奋剂的美国女田经运动员琼斯之所以仍然被认为是一个伟大运动员,就是因为她努力用自己忏悔的泪水来洗刷她自己的耻辱和给她的国家带来的耻辱。美国奥委会为此还向世界体育界道歉,美国奥委会主席皮特·尤伯罗斯当时表示:“我们已经通过信件对于205个国家奥委会以及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组织者、志愿者和全体澳大利亚人民表示了歉意。”
并非所有国家的人都把荣誉看得比胜负重要。几年前,一个中国留美学生向一个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生表示祝贺,因为他们国家乘举办足球世界杯之机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你们也可以的,”那个留学生说,“过几年你们国家举办奥运会,乘机还不拿个金牌第一?”
“没那个实力呀。”
“嗨,做点安排嘛。”
“那样的金牌第一我们不要也罢,”那个留学生说。看来,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是有胜负心没有荣誉感的。记得中国女排曾经因为故意输球受到全国观众的批评,她像眼珠一样受到国人爱护,国人宁愿看到她失败,不愿看到她失节。
本届奥运会开幕前,某些国际舆论有点担心中国将要获得的金牌的含金量,有的疵议中国的运动员训练体制,有的暗示东道主的便利。从已经完成的两天多赛事看,不能说东道主没有获得便利,最大的便利是场场爆满的观众,和为中国运动员加油的碎金裂帛般的呐喊声,还没有哪家媒体发现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获得了什么不正当便利。
2008年8月11日
载2008年8月12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