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脚印”之4]:为奥运门票转让提供更多的方便


[在发正文之前首先要在第一时间向刚刚战胜德国队的中国男篮表示祝贺!为什么中国男篮和中国男足完全不是一种“男”人,我相信这不仅仅是和姚明和易建联个人基因有关的一件事。我们应该从管理者和管理体制的基因上进行总结。好了,下面是今天的正文。]

 

昨天去看了网球和女排的比赛。在两个比赛场地的安检门口都有不少人(包括老外)询问是否需要出让或者购买门票。

 

这让我想到了关于奥运门票的一些问题。谈到这个问题,作为引子,我想先问大家另外一个问题--

 

刘翔的影响力有多大?

 

答案:仅在821日这一天,刘翔能否进入110米栏决赛将影响超过一亿元的门票市场。

 

鸟巢共有8万个座位(这还不包括1.1万个临时座位),假设ABC三类门票各占三分之一,其中再有三分之一的门票在市场上流转。据说, 21号那天110米栏决赛的A类票已经被炒到了50001.5万元不等,考虑到其中至少有一半座位离100米栏的跑道较远,我们假设一个相对低一点的平均价8000元。如果万一刘翔没有进入决赛,我估计同样是A票平均价格不会超过1500元。因此,仅A票这一档,刘翔牵动的门票市场价值就至少有6000万元的规模。使用同样的逻辑,如果再考虑到B类票和C类票所受到的影响,刘翔在821日这一天所牵动的门票市场价值将肯定超过1亿元人民币。

 

海外有些媒体批评北京奥运会的票务组织工作导致一些场次的门票在市场上价格飞涨一票难求,与此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比赛的现场出现大量的空位。我觉得这种批评并不完全公平。

 

首先,奥运门票的分配不完全是北京奥组委可以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听取国际奥委会的意见。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作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会,奥运会比较重要比赛场次的门票永远都是相对稀缺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一个正常购票渠道之外的交易市场的出现。这个市场主要由四部分人构成有闲的、有权的、有钱的和超级有闲的。

 

--相对有闲的民众可以花费时间通过正常程序和渠道申购门票,申购成功后有些人确实临时有事无法观看,有些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宁愿选择高价变现然后自己在家看电视。

 

--一批个人愿意高价收购门票带家人或朋友前往观看。与此同时,很多有钱的企业也愿意高价收购门票,转送给客户或者合作伙伴。

 

--因为自身职务拥有一定权力并因此而获得组委会或者赞助商赠票的人在得到赠票之后也并不一定都会自己观看,客观上也有再把赠票变现的需要。

 

--一批超级有闲的专职或半专职票贩子利用上面三类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面提到的这三类人之间充当桥梁,低买高卖从中牟利。一张票面价500-800元的门票能够被炒到一万甚至两万元,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差价是被一道又一道的“中间环节”截获的。

 

在我看来,有供需交汇的市场一定要发生交易,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客观需求。因此,上述前三类人之间围绕奥运门票在主渠道之外发生交易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我们完全不需要遮遮掩掩羞羞答答。

 

因此,规范奥运门票市场的出发点应该是创造一个空开、透明、高效、公平的交易环境,为门票的有序转让提供方便,而不是为门票的转让制造麻烦;真正需要打击的是内外勾结空手套利的职业票贩子,而不是客观上有转让和购买门票需要的普通民众和企业。

 

在全球的商品交易市场,过去十年来一个最为重要的趋势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把大量的中间环节摒除在交易流程之外,使得交易效率不断提升,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有了阿里巴巴,以前随处可见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就基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有了ebay和淘宝这样的交易平台,每一个有东西要卖和有东西要买的个人都可以直接面对彼此,天涯若比邻。

 

同样的道理,互联网其实为奥运门票的有序流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本来完全可以通过与相关网站的合作使得奥运门票的相关信息更加对称、转让价格更加合理、直接、透明地反映真实的供需关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种种压力之下,我们却选择了在所有主要生活服务类网站上屏蔽与奥运门票相关的交易资讯。

 

这样做的结果是客观上为黄牛们制造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梦想天堂”。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关于奥运门票的信息高度不对称,真正的买方和卖方都两眼一摸黑,导致他们对于中间环节的依赖成倍放大。难怪那些黄牛最近都满面红光手机左右开弓整天high得不行,甚至一些老外也用他们半生不熟的英文加入到倒票大军的行列中来。

 

奥运已经进行了一半,很多重要项目的决赛还没有开始。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否会考虑在互联网上放开奥运门票的转让信息。我相信,最不愿意看到政府这样做的就是那些职业票贩子,但这不恰恰证明这正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相关文章

 

《奥运脚印之3:围绕奥运的三个遗憾》

 

《奥运脚印之2:解说员都在说什么呢》

 

奥运脚印之1:张艺谋团队可以得高分》

 

《留在北京看奥运》

 

《关于2008年奥运会的8个小希望》

 

《奥运会上你不希望看到的场景》

 

《看完黄金甲,我对奥运开幕式有了信心》

 

《关于央视新大楼的10个猜想》

 

《如果请中国导演来拍功夫熊猫》

 

《继续期待张斌》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