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与业绩泡沫双双破灭
——炒股公司不务正业、“坑害股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笔者按:2007年8月31日,众多媒体抢先发布令人亢奋的好新闻,截止2007年8月31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报告已落下帷幕。在公布中期报告的1503家上市公司中,“可比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9.87%,而且上半年净利润增长“500%以上”的公司竟然达到85家。
然而,事隔一年后的今天,2008年的半年报还能如此亢奋吗?已不能!为什么?因为上市公司“炒股”本身就是无所事事的不务正业。不信?你瞧,上市公司的业绩泡沫终于随股市泡沫双双破灭而水落石出。
俗话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截止2008年7月31日,在时间过半的情况下,居然只有2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业绩,占13%;截止2008年8月15日,在时间过去3/4的情况下,仍只有6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业绩,不到1/2!过去人们习惯的随时间均匀披露业绩的惯例,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
这不?还有不到十个交易日,尚有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均没有披露,可如今我们的媒体已是心急如焚,它们已经完成了前期报表的悲观分析:《上市公司炒股每家亏损7000万,672家现金流恶化》。比方,目前已有9家上市公司炒股亏损超过1亿元;中国平安半年减持近9亿,半年浮亏68亿元;中信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35亿元,其次是海通证券和中煤能源,它们分别损失达到12亿和9亿元;如此等等。
事实上,在我国牛市疯狂的昨天,大批上市公司投身股市,大肆炒股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严重的股市投机与股价泡沫,也带来了不可小视的上市公司的“业绩泡沫”。
在一般情况下,半年业绩增长“500%以上”,大家可能不会相信,但在昨天疯牛的特定环境下,我们的上市公司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世界奇迹!令你不得不服!这些公司究竟是哪路活神仙呢?我想,只有两种:一是垃圾公司;二是炒股公司。
从垃圾公司来看,在上一年亏损或微利的情况下,只要想办法临时来点“资产注入”或是“资产重组”,就能轻而易举地扭亏为盈,与原本小得可怜的“分母”相比,净利润当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增长500%甚至1000%了,试问:这样的增长率能有多大意义?
众所周知,垃圾公司在被判“死缓”之前,通常会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实施“报表重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择手段地实现账面上的“扭亏为盈”,不论它是资产重组,或是资产注入,或是债务被豁免,总之,只要扭亏为盈,就可以不退市,甚至可以不带不光彩的帽子,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即便不择手段,哪怕只是权宜之计,股民也会是高兴的,因为只要有500%的业绩增长,定会有1000%的股价暴涨,管你是真扭亏还是假盈利?
炒股公司则不同,它是将股民的钱有意或无奈地闲置在生产之外,拿来炒股,运气好的,一夜之间意外暴富,在原本没有主业可言的炒股公司,净利润增长1000%以上,也是不奇怪的。例如,岁宝热电2005年每股收益仅有1分钱,2006年上半年亏损,但后来通过炒股,不但2006年扭亏为盈,而且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高达65.22倍,每股收益为1元。如今,岁宝热电炒股已炒成了真正的炒股公司,现在它已改名为“哈投股份”(即哈尔滨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这便是炒股的实力和功劳!没有主业是痛苦的,但炒股却是快乐的!
不过,与岁宝热电相比,中信证券那就更牛更神了!2004年,中信证券全年净利润不过1.6亿元,2005年净利润4亿元,2006年净利润23.7亿,比上年增长接近500%。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高达124亿元,又比上年再增长500%!在整个券商行业,由于股市泡沫带来的佣金收入暴增,以及券商自营业务的优势,差不多所有券商都获得了惊人的收益,它们日进斗金,它们已成为了泡沫股市的最大赢家和最后赢家。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股市泡沫带来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泡沫;反过来,上市公司的泡沫业绩又进一步催生了泡沫股市的更大泡沫!这就是一种泡沫恶性循环的过程!然而,它却硬生生地被一些“牛人”或“名人”吹成了“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是世界一流的了”!为此,他们断言:中国的股市已经不再是中国的股市了!
只可惜:泡沫业绩的背后,除了虚假繁荣带给股民的安慰和不安外,泡沫业绩似乎仍不能掩盖上市公司的真实“硬伤”。例如,以深市2007年上半年年报为例,487家公司中有481家半年报推出不分配利润的方案,仅有2家公司单独分派现金,2家公司推出转增方案,2家公司推出派现金及送红股方案。这里暂不谈所谓国际惯例的“按季分红”,即便赚再多的钱,或许按年分红也是不现实的!这就是我们上市公司的现实和现状,任凭你胡吹得天花乱坠,真相永远是真相!
2007年上半年,深市仍有138家公司业绩较上年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合计下降金额达34.52亿元,而且另有100家公司绝对亏损,整体亏损14.16亿元。同时,2007年上半年,沪市共有105家公司出现亏损,亏损比例为12.3%。加总起来,两市共有200多家上市公司绝对亏损。
事实上,200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较往年大幅提升,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股市泡沫虚增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虚增账面收益;挖矿卖矿国际价格暴涨所获意外暴利;控股公司无私注入资产虚增上市公司收益;以及人民币升值虚增汇兑收益,如此等等,所谓“虚增”利润,所谓“泡沫”业绩,因为它们不是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的实力经营得来的,而是通过投机炒股、报表重组或是外部偶然因素一次性带来的!试问:这样虚增的盈利增长将来还能够持续多久?
最后结论:泡沫业绩与泡沫行情不能持久!股市泡沫与业绩泡沫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只要股市泡沫不破,业绩泡沫定可维持一阵子!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旦股市泡沫破灭、市值缩水,业绩泡沫必然会随之迅速破灭,而且速度更快,破坏性更大,因为上市公司业绩泡沫的破灭,将会是毁灭性的,炒股公司极有可能率先亏损甚至直接走向破产,其结果必然是“落井下石”,加速股市下跌。
(本文撰写于2007年9月,原载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此略作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