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效忠李隆基 生死不分离


      【转】高力士(683762),本姓冯,名元一。祖籍高州 (今广东电白县)人。唐长寿三年(694)二月,有人诬告岭南流人谋反,冯元一的父亲、潘州刺史冯君衡因受此案牵连而入狱。冯元一时年11岁,免死被阉,入宫后,成为宦官高延福的养子,冒姓高,改名力士。

高力士成年后,身高六尺五寸,办事谨慎缜密,善传诏令。

景龙二年(708),临淄王李隆基在藩邸集才勇之士图谋帝位,高力士倾心帮助,李隆基把他引为知己。四年(710),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睿宗复帝位,立李隆基为皇太子。高力士参与谋划有功,擢升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掌管宫内百事,常侍太子左右。

太极元年(712),高力土协助李隆基又一次发动宫廷政变,太平公主及其死党萧至忠、岑羲等被诛。力士因功迁银青光禄大夫。开元初(714)加封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玄宗宠信宦官,尤以力士为心腹,他说:「有力士管事,我才能睡得安稳」。

自此,高力士权倾朝野,各地进奏的文书,必先呈力士阅后才进呈皇帝,小事他便自行决断。朝廷内外大臣也纷纷讨好力士,就连显赫一时的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宇文融、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拱、安思顺等也因巴结了力士,才能官居将相之位。太子李亨称他为二兄,诸王、公主、附马称他为爷、翁,皇帝也不叫其名而叫将军。

开元初,高力士娶吕氏为妻。其妻父吕玄晤也因之擢封刺史,妻弟等皆到王府作官。他的岳母死后,葬礼甚盛,朝内外高官争为祭赙,自家至墓地送葬者车马不绝。

天宝初(742),加封力士为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七年(748),加封力士为骠骑大将军,其家产之富有,非王侯能比。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危及两京。次年(756)五月,玄宗避乱入蜀,力士随往。行至马嵬坡,将士哗变,杀杨国忠,并胁迫玄宗杀杨贵妃。玄宗犹豫不决,力士劝道:「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尚在皇上左右,怎能自安?将士又怎能心安?」玄宗遂命力士缢杀杨贵妃。至成都后,力士因护驾有功,受封齐国公。

这年七月,肃宗称帝,改年号为至德元载。玄宗甚喜,说:「我儿应天顺人,改元至德,我没甚幺可忧的了。」高力土说:「两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河北,皆为战区,天下痛心,而陛下以为无可忧,臣不敢听到这样的议论。」次年(757)十二月,高力士随玄宗还京,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赏五百户。

肃宗即位后,玄宗为太上皇,自蜀归后即居兴庆宫。常与力士和内侍王承恩、魏悦等登长庆楼娱乐、观览。力士因此事为李辅国所诬告,被发配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巫地多荠,但民众不食,力士感伤而赋诗:

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宝应元年(762)三月,代宗李豫称帝,力土遇赦还京。途中得知玄宗驾崩,悲恸不已,呕血而卒。陪葬泰陵(唐玄宗李隆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