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11:45左右,国家体育场内万人翘首以盼,此时男子110米第一轮预赛就要开始。万人期待的刘翔进入场地走到起跑线前。虽然走路有些艰难,他还是摆好姿势准备起跑。接着,随着第二声枪响,刘翔站起来,在沉默中走开。
接着是国家体育场中一片寂静,然后是泪水。观众们不知该想什么,做什么或说什么。一对来自青岛的夫妇在刘翔离开了一小时后,仍然默默地坐在体育场的座位上,几个小国旗仍插在他们的头发上,他们的脸上还印画着红色桃心。“我不相信,我希望他还会回来。”那位女士说。
这一切究竟为何会发生?有人说,这位被公众们期待再次成为冠军的运动员,就这么不管不顾地离开,真是把观众和中国人的感情都要伤透了!他完全就是因为怕跑不得冠军承受不了那份羞辱嘛!或者,有人评论道,是不是冠军无所谓,哪怕你走下全程,我们也不会如此失望。可是刘翔辜负众望,没有做到。一下子,观众,媒体,几乎整个中国,责备声不断。如果我们合适用“心碎”来形容一个男人的话,那么我不妨这么说,刘翔在退出当天心碎得无法再出现公众面前。
是刘翔错了么?不妨这么看:公众一致要求他去成为冠军,他就要是一个冠军,公众和媒体可以不断地向他加压,他却要做到丝毫没有心理压力。公众一致认为他是中国人的运动健将、体育界骄子,他代表了中国,即便身体有闪失了,为了国家和民族感情,他也应当没有压力同时忍着伤痛去满足公众的感情。总之,放下个人的心理压力和伤痛,不要让整个中国失望。
大家可曾想过?运动员也是人,他们的压力是巨大的。更不要提像刘翔这种体育佼佼者要承受的巨大压力。我举个例子,曾经有运动员没有按照人们预期的得到奖杯,他的家被人砸掉!换位思考,处在这种位置上,任谁说没有心理压力,不在乎那第不第一的,岂不是天下第一大谎言吗?而这种压力从何而来?我们需要民族感情,更需要“体育民族英雄”去代表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凡事过之则会反其道而行之,公众出现了一个错误:期望值太高。我们容不得这位运动员犯下一点错误,我们把人“神”化了,忘记了谁都会上厕所,谁都会把糖渍粘到衣领上。国家感情的确重要,只是如果把这种感情建立在对一个人近乎完美的苛求上,不能容忍人性的小小弱点,不免少了些许温情,而温情和谐正是我国文化的至美之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刘翔带伤,带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去满足国家民族感情,那么这种感情便不再是温情,而是别的什么了。事实上,如果我们去体谅我们的体育英雄,以宽容谅解之心待之,或许仍会有些许遗憾,但不也正体现奥运精神的真谛吗?在危机时刻,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表现出乐观,包容。
在这次危机中,不论是哪方失误,或者不论话怎样讲,公众感情受到了伤害,刘翔感情受到了伤害,公众伤害了刘翔,刘翔伤害了公众。。。我们需要处理好它,但前提绝非相互指责。而正可谓中国汉文的奇妙之处——“所谓危机,危者机也”。在这次的威胁当中,正蕴藏着巧妙的转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聪明的国家又谓“巧妙公关”——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就看我们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