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戏总是要收场的,虽然我们可以期待的是没完没了的庆功和总结,但是对于我而言,游戏结束了。因此,也就没有兴致再去谈这些了。
记得以前读黄仁宇的时候,黄仁宇对于中国历史的一个很有趣的总结就是“数目字”管理。说因为中国缺乏数目字的管理,所以,我们便难以应付复杂的局面。
但是,现在我们开始有了数目字的管理,但是同样是数目字管理,但背后的文章也很多。比如,老师,现在要面临许多数目字管理的束缚,比方说每年发表几篇文章,上多少课。但是为了防止老师作假,要上交发表的杂志,甚至复印杂志的封面。这让人想起以前灭四害的时候上交的老鼠尾巴。
但是,国家级的数目字管理机构;国家统计局,似乎并不太让人放心,他每年会公布许多的数据,这些数据的统计当然属于专业的范围,我们不好随便评论。但是最近一直有人在质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些数字。比如他说我们职工的平均工资增长了18%,这样的数字因为跟老百姓的生活经验不符合,所以被怀疑,一个可笑的解释就是这个统计只包含少数国家企事业单位的。
更大的质疑是国家的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快,因为每年10%的增长,持续了快30年,但是与类似增长的亚洲四小龙比,似乎并不是那么明显。
这些疑问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即使有数目字管理,但是如果我们面临的是一些很愿意造假的数字,那么,可能还不如没有数目字管理,因为起码造假这样的恶心事,我们可以少见一些。
接下来,我们还会面临一系列的数目字问题。
比如,我们国家金牌最多,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数字问题。因为有一些国家愿意按奖牌数,我更愿意按人均来排列。比如牙马加这些善于奔跑的人,他们几乎囊括了短跑的金牌,看他们跑步,觉得真是一种享受。他们可能就几百万人,也拿十来块金牌,这多么令人自豪。
因此,金牌数,奖牌数,人均奖牌数,都应该称为比较的对象,反正大家也没事,总得弄点事说一下。
但是,我觉得还需要有一些数字,比如,产生一块金牌的投入是多少,我是最痛恨举国体制的,也就是国家为了金牌,把一些人集中起来专门训练,不知是否有成本的核算。这个问题其实很大,因为我们应该测算如果把这些钱投入到群众性的体育锻炼中去,对一个民族的健康是否更有作用。
当然最后的数目字就是奥运,我们赢利了吗?
自从洛杉矶以来,奥运会成为一个好的商机,那么是否赢利也就称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个有趣的说法,说中国再获得奥运举办权可能在20年之后,上海最有希望,我相信要是都像北京这么办,那么可能用不了20年,因为没几个国家能承受得了。
游戏结束了,暑假也结束了。
都回去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