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公益广告成为“牛皮癣”的新载体


警惕公益广告成为“牛皮癣”的新载体


“小区公益广告牌上,写的却是妇科病广告,公益部分仅占很小部分,这到底是让公众受益,还是让孩子视觉受污染?”家住汉口西桥社区的刘女士投诉。记者走访中发现,小区中类似的公益广告被有伤大雅的商业广告侵占不在少数。有些公益广告牌上,公益内容仅占到牌面的三分之一。居民意见纷纷:像这样打着“公益”的招牌做商业广告,不应该。(8月21日《楚天都市报》)

 

打着“公益”的招牌做商业广告的现象,不独汉口有,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在不少地方,这都快成为惯例了。别说“妇科病”广告了,我还见过治疗难言之隐、“一针见笑”的火爆广告呢。

 

小区公益广告牌寄生的商业广告,有相当一部分都格调不高,跟以前出现在街头巷尾和电线杆上的“牛皮癣”有点类似。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难理解。现在,各级部门对户外广告管得严了,某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广告根本无法露面;随着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雇人四处张贴“牛皮癣”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搞不好还会受到重罚。于是,一些商家就绞尽脑汁试图开辟“新战场”,盯上了小区的公益广告牌。恰好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做广告牌,但社区经费紧,这笔费用从哪里出呢?由广告公司在小区内做公益广告牌,不光不用花钱,说不定还能多少收一点。就这样,两者一拍即合,实现了“双赢”。

 

公益广告不“公益”,摇身一变成了某些单位和商家牟利的工具。这样的“公益广告牌”,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倒败坏社会风气,引起了居民的反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还不如没有的好。

 

尽管只要是户外广告,都要通过城管部门审批,不管是公益或者是商业广告,如果未经审批都要依法进行查处,但查处此类新型的“牛皮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因为这些广告牌都隐藏在小区里,更是因为它们都打着“公益”的幌子,背后还有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为其打掩护。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日拿出应对的措施来,决不能让小区公益广告牌成为“牛皮癣”的新载体!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8-08/21/content_920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