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上半年运行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公积金余额的大幅增长是在上半年个贷发放额同比增长只有1.74%的情况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贷款者提前还贷量的减少,提前还贷比率走低。今年上半年提前还贷量约44亿元,占全部还贷额的比例为65%,较去年同期下降4%。
“公积金效应”
“上半年,上海住房公积金运行平稳有序,各项业务进展良好。归集提取业务指标继续保持发展态势,增长较快;个贷发放量增幅趋缓,交易户数有所回落;资金供应充裕,需求趋向疲软,资金沉淀有所增加。”在《报告》中,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对上半年的总结透露着一丝担忧。
“由于公积金本身支持市民自住型住房消费的基本定位,决定了它只能在市场走好的时候起到促进的作用,但当市场出现转折低迷时,却无力改变颓势。”丛诚分析。
数据显示,上海市公积金6月底的个贷余额为622.82亿元,比2007年底增加40.44亿元,同比增长34.7%,增幅比去年同期高8.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余额的大幅增长是在上半年个贷发放额同比增长只有1.74%的情况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贷款者提前还贷量的减少,提前还贷比率走低。今年上半年提前还贷量约44亿元,占全部还贷额的比例为65%,较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上半年由于公积金个贷提前还贷比率的降低,公积金个贷余额增加非常明显。提前还贷意愿不强和公积金贷款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有关。
就公积金而言,丛诚则持不同的观点。他表示,由于公积金贷款的使用者,与普通银行商业贷款客户不同,是否提前还贷,理论上不能直接与楼市的情况划等号。占据公积金贷款者主体的自住型购房者,提前还贷意愿降低可能由于收入波动、资金用于其他投资等原因,楼市波动的因素并不明显。但少部分有投资意图的公积金贷款使用者,是否提前还贷,则和楼市行情息息相关。
丛诚说,“公积金贷款者中有投资性质的比例只是少部分,而且大多集中在第二次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市民中。”
解决资金沉淀难题
与楼市成交低迷导致的公积金新增贷款量下降带来的影响相比,贷款者提前还贷意愿下降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
据了解,上海市公积金固定的提前还贷额比例约在70%,而出现提前还贷较集中的阶段是贷款产生后4-7年之间。目前出现的65%提前还贷额比例尚处于正常范围。
不过,由于上海楼市预期仍然向下,不得不令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已经出现的资金沉淀趋势开始重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始终是公积金中心的主要目标之一。”丛诚坦言。
上海上半年归集额125.96亿元,同比增长17.22%,其中,住房公积金归集99.23亿元,同比增长18.21%;补充公积金归集26.73亿元,同比增长12.98%。上半年归集额完成全年计划的45%,由于公积金的缴交基数从下半年开始进行调整,所以下半年的归集额增长幅度受缴交基数增长拉动要明显高于上半年。
但是,《报告》指出,上半年本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大幅减少,成交量萎缩,受此影响个贷发放户数同比回落。上半年放贷户数4.97万户,同比减少10.64%。个贷发放户数的减少是导致上半年贷款额增幅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
对归集额的大幅增长与发放户数回落形成的巨大资金沉淀隐患,公积金中心首先选择提高户均贷款额,户均贷款额的增长部分抵消户数回落对发放额的负面影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