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分支,其安全、绿色、环保等特性正在不断体现,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对于推荐循环经济建设和节能减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得中国太阳能产业无论是太阳能热利用还是太阳能光伏光电都取得了巨大快速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也在不断显现,如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市场不规范、李鬼与李逵并存、发展后劲不足、恶性竞争等等;如在太阳能光伏光电领域出现的“墙内开会墙外香”,那么,政府应该如何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呢?
一、现状篇
纵观目前太阳能产业现状,政府在推动太阳能产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在《可再生能源法》十七条明确规定: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太阳能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对已建成的建筑物,住户可以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是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明确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加快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在太阳能利用条件良好地区,制定城乡民用建筑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强制性措施,在农村地区推广太阳房和太阳灶;通过营造稳定的市场,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进行必要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累计安装量达到1.5亿平方米,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进行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和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和试点工作,带动相关产业配套生产体系的发展,为实现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并对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进行了布局规划。
三是出台了相关标准。如太阳能热水器已基本从实验、管理、产品对现有太阳热水器的品种、售后服务,安装验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规范,构成了一个基本完善的热水器技术标准体系,与此同时,中环认证、金太阳认证、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中国名牌纷纷将太阳能行业纳入其中。
四是一些地区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一方面是强制安装政策,如在江苏、甘肃、深圳、嘉兴、张家口等地区都明确要求12层以下建筑要全面推广和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另一方面是财政补贴政策,如在江西的赣州、新余,在福建省泰宁、在黑龙江省嘉荫县、在邓州、在义乌、在邢台等区域购买太阳能热水器都能够获得一定的财政补贴;如在一些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都有专项科技或财政资金支持。
二、借鉴篇
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在太阳能产业发展中的策略和思路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供补贴。如法国将为国民购买太阳能热水器提供补贴,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局将在未来几年里,每年投资1220万欧元,宣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好处,培训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修理人员。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法国的售价大约为2300~5300欧元,地方政府及环境与能源管理局将承担大约30%的费用,剩余部分由消费者在8年~12年内分期付清。对于消费者来说,其每年节约的热水费就可支付分期付款的费用;在美国,也出台了相应的节能法规定,购置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设备,居民该项支出额的 30% 可以抵所得税;在德国,居民安装每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政府补贴 105 欧元。
二是推行强制安装。2006年西班牙开始颁布实施的太阳能热水器强制安装政策,出台了《城市太阳能法令》和《国家建筑技术法令》,要求所有有热水供应系统的新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改造以及游泳池都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要求达到30%~70%以上的太阳能保证率。
三是提供税收支持。如美国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为家庭与商业性的太阳能系统购买提供了一个30%的课税减免政策,这些减免政策本来在2007年到期,但为了应对高油价、对环境的关注和不断增强的缓解国际能源危机,鼓励太阳能的运用,把原先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生效的两年期太阳能减税政策再延长八年时间。
总体来说,在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方面,国外比较成功的做法有三个:一是采取政府导向的形式,扶持节能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抑制传统能源的使用,比如采用征收排放税等经济杠杆,力求尽早实现传统能源结构的改变。二是通过政策鼓励机构和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并将“绿电”输送到国家电网。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方面降低成本,缩小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电力的价格差距;另一方面改变原料结构,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原料提炼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三、策略篇
结合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通过在咨询过程中同一些太阳能行业负责人的沟通交流,笔者认为政府在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做好产业规划。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主要是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北京,对于整个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一定需要合理规划,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如对于具体的大型太阳能光伏光电和太阳能热利用,都需要系统规划,实行行业准入制度,不要“一窝蜂”地上太阳能项目,与此同时,要进行正确引导,进一步拓展产业宽度,需要从家庭应用拓展到楼宇节能集成,从农村市场拓展到城市市场,从生活热水拓展到工业热水,从单一热水拓展到发电、照明、取暖等多方面的应用。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要善于培育大品牌,大企业,利用大品牌企业的拉动来提升太阳能行业。与此同时,要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作为政府来说,引导和政策推动是关键,如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的不协调,让很多房产商爱恨交加,许多小区、物业甚至因考虑安全因素和美观因素而严禁安装太阳能,如果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引导企业朝分体太阳能、平板太阳能、热水工程等方面让太阳能与建筑完美结合,出台相应的标准和政策支持,对于违反的加重违约成本,那么,整个太阳能产业将会朝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是出台相关补贴政策。通过对消费者的补贴,利用消费拉动来促进太阳能行业的发展。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就建议:一是对农村使用太阳能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他说,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市场被广泛运用于生活、生产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农村洗澡、养殖、畜牧业发展。为加大农村太阳能产品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缓解农村能源环境问题,建议将太阳能热水器加入到《对农民购买试点家电产品给予补贴》中。对于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城市低保户和其他弱势群体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予以不低于50%装置费的资金补贴;农业用太阳能热利用项目,如太阳房、太阳温室、农业太阳能热水利用等予以20%补贴,补贴资金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凭国家指定提供产品或工程服务企业的发票与合同,由国家财政直接补贴给出资人。二是鼓励宾馆、学校、机关等集体场所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装置。国家应将太阳能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要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带头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工程,其工程款全额列入行政事业费用中;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项目,补贴工程总额的30%;其它单位补贴全额的20%,对于农业用太阳能热利用项目,如太阳房、太阳温室、农业太阳能热水利用等予以20%补贴,对其他太阳能热利用项目予以适当补贴。
三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在税收政策、光伏并网以及太阳能电价定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激励,如在贷款上给太阳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鼓励企业研发节能热水器产品;在税收上对太阳能相关产品给予税费优惠,如给其增值税先征后返,在销售环节上对其免征营业税,从而降低其销售价格,而对非节能热水器,则征收消费税,通过政策的激励来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在信贷、税收优惠、能源供应等方面给予太阳能企业大力支持,制定明确可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推行百万或千万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计划,对参与该计划的家庭,除了按固定的、鼓励性的价格收购上网电力外,还可向他们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以资助其购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动员社会力量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沙漠和偏远地区建立独立或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并从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鼓励、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研发、推广,特别是对进行太阳能级硅材料制备工艺以及太阳能光伏应用研发、推广的单位,从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四是完善配套措施。作为政府,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产业链和产业的可续发展进行布局规划,需要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一方面要强化太阳能人才教育,目前,中国太阳能行业人才的现状与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匹配,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建立太阳能人才库,这要求相关部门考虑在太阳能的人才教育培训方面完善相应的制度和体系,因为太阳能行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通过人才库和人才梯队的建立,不断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强化人才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对太阳能的科普教育,因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厂家和政府的推动,更需要消费拉动;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可续发展需要强化技术,通过研发来突出差异和引导潮流,随着太阳能产业的不断发展,从低端的竞争转变为高端的竞争将是必然,如何通过独特的品质和先进的产品和高科技研发来确立中国太阳能在整全球太阳能产业市场坐标中的独特定位将是发展的关键,为了引导消费和培养竞争力,需要围绕平板太阳能、分体式、与建筑一体化、系统热水工程等方面不断突破;围绕太阳能新材料、太阳能光伏光电体系、太阳能在新行业的利用等等方面进行科技开发等等。
五是引导与协调。作为政府来说,在太阳能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和协调,如引导太阳能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和塑造品牌(因为许多太阳能企业起点底);如利用政策杠杆进行调节,引导太阳能企业进行整合,让大资本进入太阳能产业,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要协调太阳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鼓励太阳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太阳能企业参与重大工程建设;协调太阳能产业内部发展问题等等。
总之,本着“政府扶持产业,产业回报社会,社会普及环保,环保惠及子孙”的思路,政府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引导,需要支持,让太阳能在中国不仅有产业,更有市场,通过正确的推动来进一步培育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让太阳能产业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有效应对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这一长期而艰巨的挑战。
作者简介:王唤明,营销专家,现为上海洞井天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安徽山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研究员,著有《区域市场营销》、《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营销》、《新基业长青》等专著,曾给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元升、赛奥、珠光、郁金香、永来等企业服务过,www.diyiyingxiao.com,E-mail:[email protected],联系电话:13956338439